园博园内,游客欣赏戏曲表演。主办方供图
随着“国风超有戏”戏曲音乐会的结束,第7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日前在北京园博园落幕。9月28日至10月4日,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文艺院团院校,为来自全国的游客奉上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200场次互动活动,现场吸引近10万人次,观众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化,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过5.6亿,为广大民众奉上了丰盛的戏曲文化盛宴。
阵容强大、星光璀璨是本届戏曲文化周一大看点。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或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亮相,让观众近距离聆听戏曲“大师课”。风格多样的剧目,尤其是一些地方园结合地方文化,演出了很多充满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和鲜明艺术个性的剧目,令观众大呼过瘾。
忆江南园里,黄梅戏等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戏曲剧种纷纷登场,让人们在亭台楼阁中感受江南戏曲之美;闽园里,京剧《空城计》《斩马谡》《辕门射戟》《白门楼》以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国故事;岭南园里,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变脸·吐火》《滚灯》等节目展示川剧绝活,令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如醉如痴。
本届戏曲文化周上,无论是各个院团的展演、路演、教学,还是互动游园活动,都让老百姓感觉戏曲就在身边。
北京邮电大学在读研究生韩婷初中时就喜欢唱黄梅戏,此次在戏曲文化周上,她得以穿上戏服跟老师学习了《女驸马》选段。“很开心在园博园的舞台上获得和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这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虽然我不是戏曲专业出身,但是我会继续怀着对戏曲的热爱,学习戏曲,传播戏曲。”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