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腊梅迎香》剧照
“古有愚公能移山,气如长风万代传,借公精神穿顽石,一尺一寸终通天!”不顾父母反对,为爱毅然嫁进穷山村;因大山的阻隔道路崎岖,得不到及时医治而痛失孩子;丈夫外出打工失去生命;凿隧道需要钱,村民不支持,她独自抡开铁锤,身体力行感动大家,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精神”,用13年战天斗地,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进村隧道,“凿”开了与世隔绝小山村的致富大门——这是黔剧《腊梅迎香》讲述的动人故事。
近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黔剧院倾力打造的黔剧《腊梅迎香》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奖”终评,将与全国各地精品力作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展开角逐,《腊梅迎香》专家研讨会也于日前在京召开。王晓鹰、周育德、李春喜、罗运琪等专家学者,以及该剧主创团队汇聚一堂,共同为《腊梅迎香》建言献策。
《腊梅迎香》以敢闯敢干的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邓迎香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再现新时代“女愚公”带领村民开山凿路、勤劳致富的奋斗历程,讲述贵州脱贫攻坚英雄感人故事。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贵州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曹海玲担任编剧,特邀全国知名导演陈涛、余凤霞执导,贵州省黔剧院主要演员全部上阵,共同创作。
《腊梅迎香》发挥了黔剧“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以喜衬悲,笑中带泪,强化黔剧诙谐、幽默的特性,是对现实题材的诗情化表达。同时,通过刻画女主角邓迎香的人物性格,表现了贵州人民身上倔强、自尊、自强的性格。据陈涛介绍,2019年,《腊梅迎香》投入剧本创作,剧组多次赴剧中故事发生地麻怀村采风,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环境、人物原型的故事经历,采集到鲜活一手素材后,剧组结合专家建议,在剧本、音乐和舞美方面进行多次修改调整,才有了如今的精彩呈现。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