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四川大學博物館 薈萃西南地區人文自然珍寶

2024-07-02 14:56:02
四川大學博物館 薈萃西南地區人文自然珍寶

三星堆月亮灣遺址發現的商代玉琮。

四川大學博物館 薈萃西南地區人文自然珍寶

四川大學博物館“西南天地雲彙大川”展廳一角。

四川大學博物館 薈萃西南地區人文自然珍寶

張大千《黃山鬆雲圖》軸(局部)。

四川大學博物館 薈萃西南地區人文自然珍寶

唐代青釉褐綠彩花葉紋胡人抱角杯。本文圖片來源:四川大學博物館

“掌中畫像磚”解壓魔方、AR文物賀卡、“明清官服補子圖”火鍋書……6月30日,“創想博物館”文創大賽決賽路演暨大賽優秀作品展亮相四川大學博物館,100多件(套)優秀參賽作品體現了非凡的創意和想象力,令觀眾興趣盎然。

四川大學博物館前身為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創建於1914年,1919年對外開放,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博物館。百餘年來,學者們通過開展學科研究、田野調查和社會征集,逐步建立起特色鮮明、內涵豐富、數量巨大的藏品體係。目前,館內收藏動物標本14萬餘件、植物標本84萬餘份,以西南地區物種為主;館藏文物達8.5萬件(套),以書畫、陶瓷、美術雕刻以及民族、民俗文物最具特色。

2019年,四川大學博物館在原址進行改擴建,2023年新館開放試運營,總建築麵積約7.3萬平方米,造型古雅而又具有現代設計感。如今,這裏既是川大師生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成都著名的文博打卡地,展現著曆史文化的厚重和探索創新的活力。

呈現自然畫卷

“四川大學博物館注重學術研究與大眾傳播,從學者視角和學科維度精選展品,並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構建可看、可聽、可聞、可觸的綜合性展陳體係,力求增強觀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興趣。”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汪東升介紹。

館內常設展覽包括基本陳列、自然專題展、藝術專題展。基本陳列“西南天地雲彙大川”分為4個篇章:“自然篇:萬物的交響”“考古篇:曆史的斷麵”“民俗篇:市井的生活”“民族篇:族群的記憶”,生動呈現中國西南地區自然和人文的多彩畫卷。

“通過精心挑選的展品,反映西南地區民族學、考古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動植物分類學等學科發展的曆程。文化大家陳寅恪、朱自清、顧頡剛曾在這些展品前駐足。”四川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周靜說。

走進“自然篇:萬物的交響”,成都平原三四月間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映入眼簾。“成都平原俗稱川西壩子,這是春季常見的油菜花生態係統。”講解員介紹,“四川大學參與了油菜花育種研究,我們看到的亮麗景觀背後,有川大學者的科研貢獻。”

由成都平原往西,便來到地勢險峻的橫斷山脈。峨眉山處於橫斷山脈東緣,與川西平原相接。抗戰時期,四川大學曾部分遷往峨眉山辦學,生物係的師生在這裏進行動植物標本采集和研究,一直延續到今天。

展櫃裏的《峨眉植物圖誌》是著名植物分類學家、曾任四川大學生物係教授的方文培於1942年到1946年間編撰的。“方文培在南京讀大學時,看到《中國植物名錄》和《華西植物誌略》都由外國人編著,便立誌編寫‘中國人自己的植物誌’。”講解員說,“這套地區性的植物圖誌問世,標誌著中國植物學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這套書的旁邊展示著川大師生2022年去峨眉山采集的一些標本,體現了科研精神薪火相傳。

橫斷山脈是“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兩隻可愛的幼體大熊貓標本吸引了許多人駐足端詳。大熊貓是中國特有動物品種,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早在20世紀30年代,四川大熊貓就作為外交使者,從華西走向世界。

從橫斷山脈繼續西行,來到青藏高原。“這裏展示了青藏高原代表性的若爾蓋濕地和高寒荒漠場景。”講解員介紹,在極寒和缺氧的自然環境中,生存著黑頸鶴、高山兀鷲、喜馬拉雅旱獺等高原精靈。

在三樓的自然專題展,觀眾可以進一步感受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展廳裏設有植物氣味箱、種子觸摸、AR昆蟲視覺體驗等互動項目,滿足觀眾的探索欲。“紅果榆、龍勝槭、馬塘百合、傅氏麗藻……這些植物新種都是由川大學者發現並命名的。”講解員說。

追溯考古足跡

從20世紀初葉開始,西南地區的山水之間便活躍著考古工作者的身影。經過一代代考古人的探索、發掘,古老文明的麵貌如拚圖般逐漸清晰。

舉世矚目的廣漢三星堆遺址,與四川大學有近百年的淵源。1927年,廣漢月亮灣的燕道誠一家清理門前水溝時發現一批玉石器,這批玉石器後來流入市場,引起關注。

1934年,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第二任館長葛維漢和他的助理林名均來到月亮灣,開啟了三星堆曆史上第一次科學發掘。這次發掘的照片、檔案等保存於博物館,其中,葛維漢寫的三星堆發掘日記,詳細記錄了每天發掘出土的器物,還有現場地層圖、器物圖。

展廳裏的探溝複原場景和動態投影,將觀眾帶回三星堆月亮灣遺址第一次發掘的現場。探溝中可以看到當時使用的部分考古工具:柯達相機、繪圖工具和發掘用的洋鏟、鋤頭等。

自此之後,一代代川大考古人在三星堆持續探索:20世紀五六十年代,四川大學教授馮漢驥帶學生在三星堆進行田野調查,認為這裏很可能是古蜀國的中心都邑。1986年,川大師生參與三星堆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接近尾聲時,意外發現兩個“祭祀坑”,引起轟動。2019年開始的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川大負責五、六、七號坑的發掘工作。這次發掘有更多的90後、00後學子投身其中,接續探索古蜀文明的奧秘。

四川地區漢墓遺存較多,川大博物館藏有不少漢墓出土的文物。新津寶子山東漢崖墓出土的石函(石棺),外側左邊刻有西漢《列女傳》中“秋胡戲妻”故事圖像。《列女傳》的故事出現在巴蜀地區,表明中原儒家倫理思想已傳入蜀地。

東漢仙人六博畫像石刻畫了兩位長著羽毛、雙耳聳立的仙人在進行六博遊戲。“漢代人喜歡六博,他們想象神仙的生活必然少不了這種遊戲。”講解員說,“左邊仙人的側臉上刻有正麵的五官,漢代工匠大概是想用這種方式表現出三維立體效果。類似的手法在20世紀初成都皮影的刻繪中還可以見到。”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發,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段被中斷。隨著以成都為起點的河南道開辟,成都成為連通東西方的經濟、文化樞紐,佛教文化在此廣泛傳播。邛崍龍興寺的發現,為唐代四川佛教的興盛提供了典型例證。

“這是龍興寺出土的一尊單體菩薩造像,是典型的盛唐造像風格。”講解員介紹,此像用四川本地紅砂岩雕鑿而成,通高198厘米,右腿微屈,跣足而立。通身裝飾華麗,頭戴寶冠,薄衣貼體,下身裹巾,身披層層疊疊的瓔珞,垂至腳麵。體態圓潤豐腴,麵部飽滿柔和,頸部有蠶節紋,小腹微凸,符合盛唐時期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

唐宋民窯展區展示了邛窯、琉璃廠窯等民窯遺址的陶瓷文物。唐代胡人抱角杯是川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1936年由葛維漢收集於邛窯遺址。此器高16.5厘米,采用邛窯獨特的釉下黃褐綠三彩點染工藝製作而成。胡人頭戴尖帽,深目高鼻,虯髯濃密,懷中抱著一個巨大的角杯,仿佛在進獻美酒。角杯又稱“來通”,是西方流行的酒器,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邛崍酒文化曆史悠久,流傳著卓文君當壚賣酒等動人故事,這種異域風情的酒器出現在邛崍,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

領略民俗藝術

民俗展廳呈現了川西傳統民居風貌,造型多樣的窗格和屏風具有濃濃的生活情趣。金絲楠木嵌雲石雙麵繪祝壽圖八聯屏來自清代一品武將楊遇春的府邸。屏風通高97厘米,中心圖像為通景,雙麵分別繪戲曲故事《郭子儀拜壽》和《八仙上壽》,上下鋪排古代詩詞、人物和博古花卉,色彩豔麗,圖案生動。

進入婚俗展區,仿佛來到了熱鬧喜慶的婚禮現場。這些婚俗用品來自成都鴻發號轎行,其中有國內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套迎親儀仗,包含執事牌、新娘乘坐的花轎、盛放嫁妝的抬箱,還有半副鑾駕。這座花轎集木刻、彩紮、玻璃畫、朱漆貼金、銀繪、髹塗、蜀繡等多種民間工藝於一體,外形如亭,富麗華貴。

喝茶、聽戲是老成都人的心頭好。20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成都的皮影戲班“春樂圖”,將戲台搭在下東大街的李錦倫茶鋪,滿足顧客邊喝茶邊聽戲的需求。川大博物館收藏了“春樂圖”的全套影箱,並將李錦倫茶鋪“搬進”了展廳。“成都皮影的特點是顏色鮮豔,身量高大,雕刻非常精細,人物分段和關節很多,動作更加生動靈活。”講解員說。

西南地區生活著多個民族,從20世紀上半葉起,學者們就在橫斷山區、川西高原踏訪少數民族的生活印跡,催生出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的“華西學派”。展廳裏,飾有象征紋樣的銅鼓、藏族銅蛤蟆壺、羌族鐵師刀、彝族武士皮甲、苗族銀頭箍、納西族《神路圖》……一件件文物展現了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和習俗。

藝術專題展薈萃精巧的工藝品、書畫佳作和服飾藝術精品。在書畫展區,元代畫家黃公望、王蒙合作的《山水圖》軸引人注目。這是目前所知兩位大師合作的唯一傳世之作。此圖作於元至正辛巳年(1341年),描繪秋山景象,渾鬱蒼莽,氣象萬千。

張大千是近現代著名的川籍畫家,《黃山鬆雲圖》軸堪稱其山水畫中的珍品。這幅作品以畫家收藏多年的一丈二尺“乾隆內庫紙”和貴重的“闇然室”墨繪就。右下角題詩:“黃山之鬆如龍騰,黃山之雲如缶蒸。攀蘿附葛不到處,有人長嘯似孫登。”此圖作於張大千四十不惑之年,在一株伏而不倒的迎客鬆旁,繪有一人登高遠眺,頗有魏晉名士孫登之風。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