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报道
8月14日,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探讨会在稻城县举行。
从2021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皮洛遗址开展了连续4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在主题发言环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皮洛遗址发掘领队郑喆轩介绍了四川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现状,以及各个遗址目前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冯玥等人介绍了皮洛遗址最新成果。
皮洛遗址考古大棚
年代往前推至20余万年
郑喆轩介绍, 2018年以前,四川旧石器遗址数量少于20处,经过数年的工作,四川旧石器遗址的数量目前已突破200处,从零星分布的状态扩至14个市、州,其中还包含了70多处位于高原上的旧石器点位。石器文化序列已经初步建立。随后,郑喆轩介绍了皮洛遗址、濛溪河遗址、桃花河遗址等多个遗址的考古成果。
皮洛遗址于2020年5月被发现,是目前青藏高原年代最早、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同时,这里有着世界海拔最高、东亚地区最典型精美的阿舍利遗存。
2021年4月下旬,皮洛遗址迎来了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经过四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在地层的划分上,越来越精细化。皮洛遗址丰富的遗物和文化“四叠层”,系统反映了早期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
早在2021年,就有专家认为,皮洛遗址第三层的年代结果已达至少13万年,其下文化层年代将会更老,或能达到20万年左右。经过近些年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这个结论终于被证实。古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年代,被推至距今20余万年以前。
重型刮削器
郑喆轩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将原本旧石器文化空白区的高原地区,变成了文化多样的区域”,为解读古人类在青藏高原上的活动,古人类多次、多方向的迁徙扩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位于四川遂宁市的桃花河遗址发现于2022年6月,目前已发现石制品过万件以及少量的动物化石,并发现石器加工场所和其他罕见的、特征明显的早期复杂遗迹。桃花河遗址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可能能够反映古人类复杂的社会组织、人群关系、空间分布等状态。少量动物化石的存在,这些短期的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对了解人群活动规律等,提供珍贵的考古材料。这是在皮洛遗址之后,四川又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初步测年显示年代最早约距今35万年。
位于四川资阳市的濛溪河遗址,因其丰富的石器、动物化石、植物遗存,则为旧石器时代提供了一幅近全景式的远古人类生活场景。
实证青藏高原是
人群文化交汇的热点地区
作为联合发掘的单位之一,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冯玥介绍,目前皮洛遗址已获得两万件原地埋藏的石制品,为了解当时人类的技术行为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材料。
地层中的石器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第一期年代划分的石器主要形态为石核、石片。重要的阿舍利组合手斧、薄刃斧主要存在于第二期。第三期开始出现手斧小型化的趋势,例如小型两面器。最晚时代的地层中,则是更为复杂、精细的工具,例如石英小石片开始出现。最早年代可往前推至20余万年。如此丰富、连续的遗存,证明了青藏高原并非世外隔绝之地,古人类在高原地区的活动强度远大于此前的预期,是早期人群文化交汇的热点地区。
薄刃斧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