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大美中轴  漫步中轴线

发布时间:2024-07-27 16:15: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朝阳 | 责任编辑:张静

一条中轴线,串起了北京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现代都市生活。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座座建筑不仅彰显着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古香古韵,也是古今交融的缩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坚守、传承着中国人追求和谐、秩序、平衡的价值观。

钟鼓声里的古都

我们的中轴线之旅,从北京750余年的时间见证者钟楼和鼓楼开始。

钟楼和鼓楼,合称钟鼓楼,是中国古代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重要建筑之一,几乎中国所有古城皆有之。准确地传递时间信息,指导万民因时劳作休息,关乎一个王朝的统治权威性。以清朝严格的宵禁制度为例,一般从晚上7点—9点(一更)开始,到第二天的清晨3点——5点(五更)为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不得无故夜行。这两次报时都是先击鼓后撞钟。一更时,钟声响,城门闭,交通断绝,大街小巷渐渐归于沉静。五更时,钟声响,城门开,行人车马流入条条道路,城市重新热闹起来。蕴含在鼓音钟声里的是中国人对社会秩序的崇尚。

随着清朝统治的瓦解和民国时期钟表的普及,钟鼓楼不再象征皇家统治威仪,旧有的报时功能也逐渐淡化。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并将溥仪驱逐出了故宫。从那年起,融入老百姓生活的鼓音钟声戛然而止。

褪去威仪的钟鼓楼,开始转变为承担社会教育功能的场所。1925年,“京兆通俗教育馆”被安设于鼓楼,馆内开设图书阅览室、演讲厅、展览厅等,立足于向大众普及现代文化知识。鼓楼与钟楼之间的空地被改建为公园,种植花草并配备了运动器械。次年,钟楼内修建了电影院,使教育普及与大众娱乐得以结合。此后“京兆通俗教育馆”的名字伴随时代变迁几度易名,场馆建设和陈列展品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增减,但除去日伪政府施政期间,钟鼓楼始终是民众学习、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北京的桨声帆影

钟鼓楼向南约500米,在中轴线与大运河通惠河河段的交汇点,有一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单孔石拱桥,地安门外大街从桥上南北贯穿,通惠河在桥下东西流过。这座石桥名为万宁桥,始建于1285年,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元代建筑遗产。

自建成以来,万宁桥一直是北京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元代时,南北往来运输粮食等货物的船只从大运河转至通惠河,最后都要经过万宁桥并停泊在什刹海。作为中国古代交通动脉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之一,万宁桥一带曾帆影连天,商铺云集,人声鼎沸。但之后的数百年间,伴随什刹海水系水位下降、粮食运输河道改道,万宁桥下的通惠河逐渐失去了水运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将通惠河改造为暗沟,河道上加了盖板,万宁桥也随之被埋入地下,地面上只露出桥面和两侧桥栏,同时又在南、北两端进行了用新石材接续旧桥的工程,使桥身得以延长,提高了通行能力。2000年,北京市政府再次对万宁桥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修缮,暗沟被改回明渠,桥身重现原貌。

多次的改造也造就了万宁桥两侧栏杆有三种材质和颜色的奇观。中央略微发黄的汉白玉栏杆明显已被风化,是古代原件;往外几根灰色的,是上世纪50年代改造万宁桥时替换的青砾石构件;最外侧崭新白净的则是2000年万宁桥大修时所补建的。

如今,万宁桥下的通惠河碧波潺潺,河两岸绿树成荫,虽然河面上已经不再有满载粮食的船只,但仍有游客泛舟其上,抚今追昔遥想古运河的盛景。万宁桥上依然车水马龙,经历了近750年的山水变迁,这座古老的石桥如今依然坚守在现代交通岗位上,肩负着联系城市南北,沟通繁忙运输的功能。

中国古代的最高荣誉——配享太庙

再往南走,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群故宫,以及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建筑群。这里是每位游客游览中轴线必去的景点,从早到晚总是熙熙攘攘,人们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中枢,体味历史的沧桑变化,古今交融的建筑美学。

在天安门左侧有一处闹中取静、红墙黄瓦、古柏森森的建筑群,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这里拍摄婚纱照或汉服艺术照片。这里就是承载着中华孝文化、祭祀礼仪文化的建筑——太庙。

祖先崇拜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就有祭拜祖先的活动。从西汉开始,“以孝治天下”作为治国理念,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明清时代的太庙祭祀大典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祭祖制度和礼仪。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皇帝生辰、清明节、逝去皇帝的忌辰,都要在太庙致祭。仅以每年年末举行的祖先合祭为例,祭祀从午时(11点—13点)开始,先要将历代帝后的牌位迎接到太庙内,然后在礼乐祭祀舞蹈中,皇帝率臣子行三跪九拜大礼,表达对先祖神灵的敬意,为国家未来、天下苍生祈福。礼仪制度的严格与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太庙与故宫同年,于明代1420年起开始兴建,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内有三座主要建筑,分别是供奉皇帝远祖牌位的祧庙、安放祖先牌位的寝殿和举行祭祖大典的享殿。最近中国有句网络流行语“配享太庙”,用来表达对他人能力、功劳的认可。这里提到的“配享”,就是指死后牌位可以被安放在享殿的西侧配殿。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配享太庙是至高荣誉,入选条件非常严苛,只有为王朝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得到皇家供奉,明清两代王朝近500年的时间里,获得这一殊荣的大臣只有30位而已。

1950年以后,这座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太庙,更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对外开放使用,成为了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作家赵树理曾为此创作一首小诗“古来数谁大,皇帝老祖宗。如今数谁大,劳动众弟兄。世道一变化,根本就不同。还是这座庙,换了主人翁!”生动诙谐地说明了改名背后蕴藏的封建社会终结、人民至上的社会变化。

一重重城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太庙出来,正对面就是祭祀土地与五谷的社稷坛,古人在这里祈祷国家疆土完整。然后一路向南走出正阳门,经过繁荣热闹、诞生众多老字号的商业街市前门大街,汇聚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天桥,便到了天坛与先农坛。天坛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先农坛祭祀神农氏,皇帝在祭祀后,还会亲自犁地三个往返,以此来表现国家对农事活动的重视。中国古人崇拜祖先、敬畏自然、重视农耕的思想,从中轴线上的这4处代表性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便能体现出来。

从天坛、先农坛再往南,便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后一处标志性建筑——永定门。回望这趟中轴线之旅,我们的脚步从钟鼓楼开始,经过了寿皇门、万岁门、神武门、乾清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等18道宫门和城门。

北京中轴线上最多的建筑就是门。其中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壮丽庄严的莫过于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通高37.95米,比一般的十层楼还要高,是故宫建筑群中的第一高楼。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形成了“凹”字形结构。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中间最大的门,在古代专供皇帝出入使用。除皇帝外,还有四类人一生可以得到一次走正门的机会。一位是皇后,皇帝大婚时,会打开午门,迎接皇后入宫。其余三位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每年殿试成绩发放后,他们可以从午门走出皇宫。而如今,午门是游客们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入口,每天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从午门开始他们的参观之旅。

在古代,不仅出入午门有严格的限制,如今人声鼎沸的天安门广场也不是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出的。天安门前曾有一条石板路,路旁两侧设有廊房,被统称为“千步廊”,是各官衙办公的地方,庶民严禁入内。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天安门前的“千步廊”也在1914年被拆除,东西两城的交通从此贯通,原本封闭的宫廷广场变成了普通人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开放空间。

城门作为古代王朝维护统治的壁垒,用重重大门隔绝了百姓。但在时代大势下,从封闭走向开放成为了这一古老建筑的必然命运。

如今,中轴线还在继续延伸着,向北到燕山脚下,向南至大兴国际机场,不断扩展着自己的内涵,串联起北京城的过去、现在与无限的未来。

来源:人民中国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