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京城脊梁 大美中轴 美在何处?

发布时间:2024-07-27 16:15: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段非平 | 责任编辑:张静

在世界文明的画卷上,各个国家的城市轴线各美其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柏林的林登大街以及巴塞罗那、华盛顿、堪培拉等城市的中轴线均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城市地标。而在这其中,北京中轴线的规模最为宏大,历史也最为悠久。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乃至近现代,历经750余年,故宫、天安门、景山、天坛等,北京最重要的建筑几乎全在这条轴线上。平衡对称、结构整肃的格局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秩序、平衡的追求,中华文化的“中和思想”蕴藏其间。

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资格”何在?是历史遗迹的韵味,一脉相承的厚重,亦或是沿线浓郁的烟火气?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在历史更迭中不断延伸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中都(今北京,1272年改名为大都),踌躇满志的他开始擘画世界中心的未来,也启动了都城中心的规划。忽必烈最信任的汉臣刘秉忠严格循照《周礼·考工记》中古人对于理想都城的建造规范,设计了中正对称的城市格局。元大都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丽正门(今天安门附近),虽然没有贯穿全城,但也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灵魂。之后,明、清两代承袭了这一传统城市秩序和以中为尊的空间布局思想,不断扩展、充实和完善北京中轴线,其长度也从元朝时的3.8公里延长到了7.8公里。

与同为历史古都的西安、杭州等城市不同,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时间线几乎是连续的,自金开始历经元、明、清,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几个封建王朝皆在此地建都。北京中轴线一直留存至今也得益于这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它的演化亦是城市历史和发展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轴线上不仅新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新地标,中轴线沿线历史遗迹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服务于皇家转为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天坛、太庙等祭祀场所成为了市民公园,紫禁城成为了故宫博物院,昔日的宫闱禁苑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北京中轴线成为人民共享的公共空间和历史记忆。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轴线也继续一路延伸,并在其延长线上汇集了众多代表性建筑。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巨大焰火“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国家体育场“鸟巢”。向北延伸的北京中轴线成为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位于轴线两侧的“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一圆一方的建筑形态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2022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最终选址于中轴线北延线上的一片青山绿水之间。通过保护历朝历代的珍贵版本,版本馆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展示场所。中轴线串联起北京城750余年的人与事,成为触摸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成果“活的博物馆”。

和谐平衡的壮美秩序

走进景山公园,拾级而上至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万春亭,沿着南北方向放眼望去,前后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各类建筑,左右是对称的建筑空间组合,北京中轴线独特的壮美秩序一览无余。很难想象,当我们的先辈还无法像鸟儿一般在空中俯览大地时,他们便已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工艺,构建起如此平衡对称、结构整肃的壮美格局。

中轴线撑起的空间格局也令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惊叹不已。穿越陆上丝路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至少在元大都度过了9年时光。《马可·波罗行纪》中,留下了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对东方都城的美好印象:“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沉醉于“犹如棋盘”般的地面规划,马可·波罗赞叹不已:“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念,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形成制度。《周礼·考工记》中所描述的理想都城是:国都的规模应是九里见方;四面城墙各开三个门;道路横九条竖九条;王宫左面设祖庙,右面设社稷;前面是朝,后面是市。中国先人构建的理想国都模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秩序之美的追求。“中国的各个历史名城中,真正按照《周礼·考工记》营建的城市并不多,而北京却严格遵循了这一城市布局思想。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是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轴线上,更体现在秩序这一‘看不见’的轴线上。”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说道。

以故宫为核心,北京中轴线南北两侧的建筑,按照重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向核心汇聚,以体现对礼仪与秩序的尊崇。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多为对称的布局方式。比如,故宫的东西两侧分别为祭祀先祖的太庙和祭祀土地神的社稷坛。永定门东西两侧分别为祭天的天坛和祭祀神农等诸神的先农坛。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仍然遵循着这一建筑美学。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和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也遥相呼应,一个展示着中华民族昨日的辉煌,一个谋划着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北京中轴线可以说是对称美学的集中体现。它的对称不仅宏伟博大,也形成一种和谐之力、平衡之力。

山水园林的诗情画意

除了肃穆庄严的布局和恢宏壮丽的建筑,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成为了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的存在。与“正襟危坐”的宫殿、坛庙相比,古典园林之美另有一番魅力。建筑与园林的交相辉映,也构成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把天下美景集纳于一处,是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惯常手法。从师法自然山水到模仿他处的人工景致,然后融汇于中轴线附近,增强其唯美隽永的一面,构成了北京皇家园林的独特呈现。无论是中轴线上的永寿宫花园、景山,还是中轴线外的圆明园、颐和园,概莫能外。

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的景山曾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山峰,而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由三朝皇室不断修建而成的“假山”。元代,这里是皇帝游赏的后苑,被称为青山。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拆除元代皇宫,并在其基址上营建紫禁城,拆除旧皇城的渣土和新挖护城河的泥土堆在了元代的青山上,并取名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万岁山更名为景山。清高宗乾隆后又对景山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在山顶增设五亭,形成了今日景山的格局。

利用废土巧妙堆积而成的景山不仅弥补了中轴线建筑布局的单一,还将北京城点缀得更加壮丽,并成为了俯瞰中轴线的最佳地点。“景山为后世中国园林景观创造出了‘挖湖堆山’的智慧手法,并依然在北京新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的奥林匹克公园就借鉴了这一手法,打造了仰山、奥海等生态景观”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介绍道。

将皇家殿宇与山水园林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典建筑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中轴线上一处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古典园林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实践。

  底蕴深厚的文化之脊

北京中轴线不仅体现了卓越的古代建筑智慧,也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仅从中轴线上各建筑的命名中,我们就能感悟到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文化内涵。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为紫禁城三大殿,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的地方,被视为整个宫殿建筑群的核心。从三大殿共同的“和”字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和谐、“和为贵”的向往和对“和平思想”的追求。此外,天安门的名字取自《尚书·虺仲之诰》,指帝王必须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地安门的名字则与《资治通鉴》中的“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寓意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

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比如,各个古建筑的屋顶垂脊端部,都有数量不等的神兽造型。传说中,它们或能上天入海,或能驱邪避灾。而在垂脊最前端引路的,则是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这一造型犹如万种生灵在仙人带领下,朝向天宇,与天融合,寓意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以达万物平安祥和。又如,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也是属于人类共同的财富和记忆。中轴线如同元气充足的大动脉,供养着老城生生不息的生命,连通着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向世界展示着一座伟大都城的历史骨骼,以及不断新生的美丽面容。

来源:人民中国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