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5日讯(记者 李颖)近日,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保护在基层(东北行)”活动,记者团跟随国家文物局走访了东北多地的博物馆与古迹遗址,以多方视角,深入发掘东北地区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故事,见证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坚守。
政策引领,文物保护的法律基石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立法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和完善,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专项基金的设立,有效支持了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修缮与科研项目。此外,政府积极推动“文物+旅游”发展模式,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又增强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崇政殿 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始终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尽力恢复历史原貌。2019年,沈阳故宫开展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油饰彩画保护修复等;自2018年至今,开展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如清代纺织品保护与修复、金属器保护与修复等。
科技创新,文物保护的智慧力量
数字化与科技的赋能,极大地增强了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以及传播的能力。
辽宁省博物馆白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的数字博物馆运用了云计算、AR、VR等先进技术,对文物进行形象的解读,让文物“活”起来,使游客得以跨越时空界限,亲历历史现场。创新科技也为文物的数字化档案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龙形堆石 查海遗址博物馆供图
新乐遗址 二号房址
新乐遗址与查海遗址的保护工作,侧重于环境的系统性管理与多学科综合研究。通过建立遗址保护区,严格控制周边土地使用与开发,防止人为破坏。同时,联合考古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专家,对遗址及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深入探究古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史前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 红军泉
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杨靖宇雕塑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与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通过修复历史遗址、建立纪念馆,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积极策划主题展览与教育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现革命历史场景,不仅保存了珍贵的革命记忆,也成为生动的历史课堂,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社区共融,文物保护的社会动员
中国工业博物馆供图
吉林机器局旧址
中国工业博物馆与吉林机器局旧址的转型,是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范例。在保持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功能转换和社区参与策略,这些昔日的工业遗迹被赋予了文化展示、公共教育、创意产业等多种功能。将废弃工厂转变为讲述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场所,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的记忆,更通过举办主题展览、讲座等活动,让公众直观感受历史的温度,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奉国寺大雄殿
奉国寺以其辽代木构建筑与彩绘泥塑佛像群艺术闻名。在保护古老建筑与艺术品的同时,奉国寺依托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多次举办网络公开课、摄影创作、写生采风等活动,为大众和传统文化的交流搭建桥梁。
东北地区的文物保护实践,是一幅多维度、多层次的精彩画卷,既有政策法规的坚实保障,也有科技创新的智慧赋能,更有社区民众的积极参与。守护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文物保护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