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2月26日讯(记者 和海佳)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日前举办“‘遇见非遗’:‘京’彩皮影——北京皮影戏社教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路宝刚及北京皮影剧团推出《三打白骨精》《樊梨花》等皮影戏作品,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北京皮影戏的传统艺术魅力。
活动现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京剧风格的音乐和唱腔、典雅的造型、细腻传神的展示形式······在活动现场,《三打白骨精》《樊梨花》等传统故事以及《龟与鹤》《猴子吃西瓜》《长腿的鸡蛋》等童话寓言故事以皮影戏的形式依次同观众见面,让观众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作为北京地方戏剧之一,北京皮影戏吸收了北京地方剧(曲)种音乐元素,高亢与委婉相结合,具有多种腔调、板式和曲牌。北京皮影戏造型典雅,手法细腻,表演传神,融合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形式,体现出民间艺人的智慧。2008年,北京皮影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路宝刚老师及北京皮影剧团现场展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据了解,中国皮影戏是一种用动物皮革剪制形象,由艺人操纵,并借光源照射,将影人的形象投影到影幕,配合说唱和音乐伴奏来表演故事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皮影戏将光影原理与雕绘、演唱艺术相结合,据记载,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元时传至西亚和欧洲。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