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8日讯 寒假到来,图书馆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二层的少儿阅览区,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桌凳座无虚席,孩子们或低头翻阅着童话,或凝神思考着科普书籍中的奥秘,也有几位膝头摊开绘本、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父母。
而在一楼门厅,实时数据大屏上闪动的图表显示:今日进馆3896人,今年一月累计进馆71106人。东胜区图书馆副馆长孙萌为记者转述了一位家长的话:让孩子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也放心。
绘本馆内的小读者(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少儿图书阅览区亲子共读(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东胜区图书馆一楼数据大屏(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从高处俯瞰,东胜区图书馆A、B、C三座建筑被其旁母亲公园的苍翠簇拥着,犹如绽放的马兰花瓣。这朵优雅的“马兰花”曾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也是鄂尔多斯市下辖2区7旗里最早的国家一级图书馆。
现在,它是东胜区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的一片心灵净土,通过持续打造“棉花糖姐姐讲故事”、“夕阳红阅读计划”等持续5年以上的品牌活动,以“慢工细活”覆盖细分人群,精准提供多样化均等化服务;将分馆开进社区、学校甚至银行、景区、酒店,在实现15个镇、街道,106个村、社区100%全覆盖的同时,拓展阅读场景想象空间,让优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东胜区图书馆内景(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在自助阅读区自习的读者(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二层少儿阅览区(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多样化均等化服务全民阅读的“慢工细活”
在一楼的盲文阅读区,孙萌副馆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生理学(中医专业)》,摊开为记者讲解。这本书的开本远比一般书巨大,空无一字的书页由厚实的特种纸制成,密密麻麻地印着盲文点符。孙萌说,虽然馆藏盲文书陈列在此处,但考虑到视障读者外出可能不便,因此特别推出了送书上门服务。
视障读者武江在东胜区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是“有爱无碍”送书上门服务的“常客”。据孙萌介绍,今年一月份,图书馆为武江和他的同事们上门送书三次,既有《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专著,也有《佐狄亚克之谜》这样的休闲悬疑小说。而在前年,武江还将自己的《全国盲人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等20余册书籍回赠给图书馆。他说,“书就应该互相传递”,将自己已经学会的书捐赠给图书馆,书就会产生新的价值。
东胜区图书馆一层盲文阅读区藏书(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东胜区图书馆为视障读者送书上门(采访对象供图)
“多样化”、“均等化”是东胜区图书馆服务的关键词。
创始于2017年的“棉花糖姐姐讲故事”项目是东胜区图书馆的“拳头品牌”,开展7年来已举办共计220余场,参与者近2万6千人次,是2023年鄂尔多斯市唯一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文化和旅游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演活动的项目。
而对于老年读者,“夕阳红阅读计划”的历史则更为悠久,活动之一“夕阳红计算机培训”,就从2012年始创时的讲电脑打字、讲QQ聊天,发展到现在的讲手机扫码支付、微信挂号、防电信诈骗。在培训结束后,图书馆还会建立微信群,遇到使用问题的老年人可以在群内提问,随时得到馆员解答。
孙萌说,东胜区的老年群体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往往觉得图书馆是个“高大上的文化场所”,“离自己很遥远”。通过举办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先让他们走近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就是成功。
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文明的传承和振兴是一门“慢功夫”,需春风化雨,而日进有功。通过精准洞察、细致服务,东胜区图书馆以惠及读者“全年龄周期”的努力、关照残障特殊群体的用心,在培育全民阅读氛围、营建书香社会的路上,踏实又坚实地落下一个个脚印。
在少儿图书阅览区取书的小读者(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东胜区图书馆图书借还处的志愿者 (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一对使用自助借还设备的母子(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拓展阅读场景想象空间分馆建设“遍地开花”
你见过设在银行、酒店、公园里的图书馆吗?
走进鄂尔多斯银行银坤支行,与想象中的“银行”有所不同的是大厅里摆放着一架架书籍。2021年,东胜区图书馆分馆落户此处,目前分馆拥有成人、少儿、幼儿三大类藏书共计1000余册,2023年,借还书籍1万余册。
“银行里的图书馆”拓展了关于图书馆的想象空间。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是将图书馆与合适的场景相结合,用孙萌的话说,就是“我们想跨行业把分馆开到读者需要的地方去”。而银行恰恰是一个“等待”行为高发的场景。
原来,银坤支行紧邻华研滨河小学,临近放学时,常有家长来到银行内避寒避暑、消磨时间。如果能够将家长等待时百无聊赖的时间转换为阅读时间,岂不美哉?
东胜区图书馆鄂尔多斯银行银坤支行分馆(采访对象供图)
2023年末,东胜区图书馆又与另一家地方银行——鄂尔多斯农商银行签约合作,将分馆设在东胜支行,将设置阅读区、活动区、讲座区,空间比银坤支行更加宽敞。
而在文旅融合不断发展深入的当下,在依托融合思路、探索分馆落地新路径上,东胜区图书馆也做出了大胆创新:将分馆开进景点、开进酒店。
月季文化公园“月季岛”分馆(采访对象供图)
这其中,不乏对阅读场景的深入理解、对读者群体的深刻体察:在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游客集散中心设置的分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借还纸质图书的图书馆,而是“数字分馆”:读者找到感兴趣的图书纸膜,只要通过扫描书脊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电子借阅”。而在位于城区的月季文化公园内,一座占地200平米的纸质图书分馆于已去年建成,预计于今年春季向市民开放。
同样是旅游场景下的阅读体验,为什么在九城宫景区开设数字分馆,而在月季文化公园开设传统纸书分馆呢?原来,根据调研,来九城宫游玩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市外,对他们来说,借走纸质书也难以归还,在此设置传统分馆很可能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而月季文化公园游客以附近居民、鄂尔多斯本地人居多,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又占了很大比例。
分馆设置不能“一设了之”,文旅结合也不能生搬硬套。只有切实洞察场景逻辑、读者阅读习惯,才能在挖掘创新思路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东胜区图书馆通过创设丰富阅读场景,打造城市特色阅读空间,将分馆设立在市民“触手可及”之处,实现“出门见书”、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广大基层,延伸到家家户户,切实激发全民阅读活力。
(图文/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