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12月3日电(伊媛)12月2日-5日,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作为平行分论坛之一的2023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于3日上午拉开了帷幕。
本次2023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文化名家、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的前瞻观点,共同探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
图为储学军在现场致辞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进行开场致辞。他表示,文化延绵不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更在于融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自数字时代到来后,文化数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文化数字化在推动文化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方面,更是具有不容忽视的先天优势。通过数字技术的采集加工,各门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均可转化为数据信息,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传统文化之精髓,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与数字时代相适应。
图为刘玉珠在活动现场致辞
随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现场致辞。他认为,文化经济就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共生,集中体现在文化产业空间的不断拓展。他还在致辞中着重提及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新华网合作推出的《文保会客厅》栏目深受关注,借助新华网的媒体影响力,促进公众对于文物事业的了解和参与。他表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搭建广阔的平台加大传播力度,期待与更多的企业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文物事业和文物产业的繁荣,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图为解冰在活动现场致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在致辞中表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中起核心作用。他认为,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因此,文物工作者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手段形成具有传统韵味并符合现代要求的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与科技融合,科技为文物保护提供新机遇。因此,文物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文物呈现出更为生动立体的形态,通过科技的手段让公众了解和喜爱文物。
图为言恭达在活动现场致辞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言恭达带来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构建的支撑》。他认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当代生活美学,要跨时代地融合与转型。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当代生活美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要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推动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发展;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图为张凯丽在活动现场致辞
在接下来的名家分享环节,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率先发言。她表示,新媒介的普及改变了影视剧触达百姓的方式,大家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各类影视剧作品,但当面对众多影视剧时,决定观众是否喜欢、能否受益的,还是剧集本身的质量。据此,她提出了“利用资金杠杆,助力影视剧创作”、“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把关、指导”等建议,来激励影视剧创作。她相信有了这些助力,影视剧创作者一定能更好地发扬工匠精神,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向勇现场演讲中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向勇围绕“现阶段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与机遇”进行了分享,他表示,数字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在文化传承发展、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方面都大有可为。数字化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创意活化、科技赋能、激发市场活力、区域协同——这四个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为孟建在活动现场致辞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孟建的分享围绕“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与构建人类现代文明”进行。他认为,文化创新发展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文化创新发展基本目标之一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实现优秀文化双创。文化创新发展基本目标之二则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
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三场精彩的圆桌对话。专家学者就文化产业发展的话题,激荡智慧,碰撞思想,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真知灼见。
图为首场圆桌对话现场
首场圆桌对话“科技创新及技术公益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初迎霞主持。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陈红在对话中表示,国家文物局利用互联网、无人机、北斗卫星、智慧网联等,将文物保护的手段大幅提升,智慧博物馆、云展示、云平台的应用也取得很大的成果,她希望能大力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进步和指引。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则指出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保护、研究,特别是文化弘扬、互联网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希望能有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进入到文物行业。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也认为,博物馆对科技成果的应用,需要更深入的融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则从企业的角度表示,腾讯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科技向善,所以希望能在文物保护方面创造一些价值。
图为第二场圆桌对话现场
第二场圆桌对话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题,由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总策划袁思陶担任主持。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美协艺委会原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丁杰在对话中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家,在新时代要创造精品力作回报社会和人民。文化是源,文化是根,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为精神家园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黄庭坚诗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黄君认为,书法家的创作要追求“三合一”,文字内容、作品形式和心情境界——三者的完美统一,这将会推动整个书法艺术与时代相结合,与历史相沟通,与未来相同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朱敏则呼吁提高全民族书法艺术的鉴赏水平,提高书法的文化支撑。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术及学科带头人刘剑锋表示中医药学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是有文化内涵的医学。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维护人类健康是将来的大趋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会委员李守银则结合自身的经历,在对话中发表了观点。
图为第三场圆桌对话现场
第三场圆桌对话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由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占中主持。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姚兆在对话中表示,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将科研成果持续介入,一定是文博行业产业发展最佳契合的方向。中国文化产权市场协会主席寿光武认为,数字文化产业会在数据时代升级改造呈现繁荣和绚丽的色彩,同时文化产业又会融合加入新的产业,它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生态重要的一环,它的边界和成长会有更大的疆域。世纪互联集团研究院院长、原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马炬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今年来产生爆炸性增长和极高关注度的原因,呼吁要高度重视从AI到AIGC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西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广联合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智慧运维委员会副会长唐天源表示,广大艺术家应重新领略数字时代送给我们的饕餮盛宴,从精神上享受它,在数字时代打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裁助理黄涛认为,海量的文化资源和数字内容的沉淀积累,提供着巨大的机会,期待更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加入进来,大家共同努力,繁荣好整个生态的发展。
图为2023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现场
2023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汇聚了关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见解和市场展望,树立了从业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于友好的智慧交锋中凝聚了共识,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成功落幕。
为期4天的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由新华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联合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中国贸促会海南省委员会承办。论坛以“聚焦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设置主论坛、平行论坛和10余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被誉为中国企业界的年度思想智慧盛宴。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