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演唱会扎堆上线,今年以来,演出市场热浪滚滚。与之前相比,大家观看线下演出的体验如何?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近来线下演出的变化,46.8%的受访者表示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等使演出更有“沉浸感”,44.6%的受访者觉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涵更加深厚。但同时,51.9%的受访者指出票价贵影响观看体验。
线下演出新变化46.8%受访者感觉更有“沉浸感”
广州00后女生陈舒婷感觉,今年以来演出市场比较活跃,歌迷的热情也很高涨,“我周围的朋友们经常一起看演唱会,也会跟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一起看”。
武汉某高校在读研究生吴晗笑觉得近年来音乐演出越来越大众化了。“疫情之后大家恢复了线下娱乐活动,音乐节等现场演出的场次非常多,随时都有音乐演出可以看。”
近来的线下演出有哪些变化?调查中,46.8%的受访者表示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等使演出更有“沉浸感”,44.6%的受访者觉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涵更加深厚,41.9%的受访者指出融入了更多二次元、国风、电音元素。
“疫情期间大家基本在线上听音乐、看演唱会,通过线上的传播和互动,建立情感关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群体。”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现在文化演出的线上线下互动做得比以前更好,演出市场的火爆跟前期的线上互动有很大关系。
陈舒婷说,现在演唱会的舞美设计、视觉效果做得非常好,有的演唱会还有故事情节穿插,不仅能“听”,还能“看”,还有很多演出有虚拟互动环节,体验感相比之前提升了。
此外,35.7%的受访者表示涌现出了一些“新奇”的小空间演艺形式,31.2%的受访者觉得表现形式升级,跨时空演绎等使传统文化走近青年,26.7%的受访者觉得市场形态的嫁接更有新意。
吴晗笑说,每次看演出,门票是最主要的支出。现场会售卖歌手或乐队的周边,可能还有签售环节,如果是乐队的铁粉,会买专辑或周边产品,但近年来周边产品也涨价不少,一场演唱会下来花费不菲。
51.9%受访者指出演出票价贵影响观看体验
山西太原的90后肖陶感觉,今年以来演出票价涨幅很大,以前几十元的相声、戏曲票,现在要上百元或更贵,同一个剧在全国巡演时,不同地方的票价也不相同。
观看演出,哪些方面会影响体验?调查中,51.9%的受访者认为是票价贵,43.0%的受访者指出是明星粉丝过于狂热,36.2%的受访者认为是演出内容雷同、缺乏精品,32.2%的受访者认为是买票被骗,买到假票。
吴晗笑指出,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办音乐节,一些商业公司没有经验,现场组织得不好,但是票价跟成熟的音乐节一样贵。她介绍音乐节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很多歌手乐队的音乐节,一种是某个乐队的专场。“一些商业公司主办的音乐节,现场会用塑料板或铁栏杆分成不同的区域,票价越贵,位置越靠前。如果是乐队的专场,就是先到先得,这样会导致大家一窝蜂地去排队,比如演出8点开始,但是5点时队伍已经排得很长了,就算提前3个小时去,也没办法站到很前面。”
“一些演出在露天的场地举办,票没有座位号,只能提前排队。一些人为了占个好位置,会提前一天去。”陈舒婷建议主办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票务机制,比如规定提前几个小时才能领票。
“有时剧场被粉丝包围,主演的演技也让人有点失望。”肖陶感觉,现在音乐剧和话剧的演员阵容,是向流量市场倾斜的,启用了很多流量小生,但他们的演技还不能承担起主演的重任。
肖陶还指出一些剧场的设置不够人性化,有的剧场很狭小,座位不舒服,导致观众观看不方便,一些观剧人的不文明行为,比如抖腿、大声说话、带饮料进剧场等,也会影响秩序。
此外,29.1%的受访者指出演出现场安全保障等管理工作存在漏洞,26.6%的受访者指出有假唱、“划水”等不敬业行为,21.7%的受访者认为有些演出内容设计不当,21.1%的受访者指出演出票“退换难”,18.7%的受访者指出荧光棒等“周边”涨价。
肖陶喜欢看戏曲演出,但她发现戏曲很少会作为剧院的日常演出曲目,也不像话剧、音乐剧那样可以巡演,“只有逢年过节或在艺术节上,才会排一定量的剧目,平时很难看到”。
此外肖陶觉得,一些老剧目的改编也不够好。“有的过于现代化或白话了,失去了古典戏曲的韵味。”
魏鹏举指出,目前文化市场相对比较单一,多元性不够。即便是演唱会,也主要是一些比较有口碑、有人气的歌手或组合在举办,“我特别期待一些小众演出能够火起来,这才是演出市场成熟的表现”。
受访者中,00后占25.8%,90后占39.6%,80后占26.6%,70后占6.0%,60后占1.9%。一线城市的占33.6%,二线城市的占41.7%,三四线城市的占20.4%,乡镇的占3.7%,其他的占0.4%。
(应采访对象要求,吴晗笑为化名)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