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遗传承插上数字化翅膀
作者:张洪铭(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让非遗融入生活,是非遗焕发活力的关键,也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最终目的。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含有数字化元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传承非遗,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必由之路。
利用互联网让更多人“看见”非遗
无论是传统技艺,还是传统音乐舞蹈,抑或是传统民俗,很多非遗之所以面临消亡危机,就是因为“少人关心少人问”。保护传承非遗,首先要拂拭掉非遗身上的尘埃,让它们重新被世人“看见”。
新媒介时代,网络平台用户广泛且参与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借助网络传播手段,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各类非遗的社会能见度和知晓度。陕西是非遗资源大省,目前共有4项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9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发布的《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陕西地区非遗短视频播放量达141亿次,是2017年的300多倍;非遗直播观看量达5.4亿次,是2019年的50多倍。仅过去一年,陕西地区非遗直播就超过24万场,共6.5亿人次观看;1.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264万小时的演出。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近年来,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陕西非遗屡屡“出圈”。很多戏曲演员、民乐演奏家通过直播演出,收获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让更多人“看见”了非遗,了解了非遗,感受到非遗之美。
陕西的例子只是数字化传播方式扩大非遗社会能见度的一个缩影。如今,借助网络手段传播非遗,已经从传承人的自发行为变为文艺院团等非遗保护单位的主动选择。
2022年4月,西安东仓鼓乐社正式在网上开播。短短一年多时间,东仓鼓乐社已吸引70多万粉丝,其直播全网播放量达4.2亿次。通过网络直播,西安鼓乐这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重新被世人关注。《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开展的各类线上演播达1.21万场次,观众规模达57.3亿。这些直播,相当一部分跟非遗有关,不仅为很多非遗找到“第二舞台”,扩大了相关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也厚植了非遗的群众基础,尤其难得的是,让非遗重新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为非遗产品开辟“线上市场”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传承人,调动传承人传承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改善他们的生存、创作条件,让他们在非遗传承路上更有尊严。
在数字化时代,非遗传承渠道的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不仅提升了非遗的社会能见度,也帮很多非遗产品打开了市场,进而增加了传承人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上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94%,在该平台上购买非遗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为上一年的1.62倍。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发布的66个国家非遗工坊经典案例所涉及的65个非遗项目都利用网络平台打开了销路。
除了利用网络销售非遗产品增加收入,还有相当一部分非遗传承人,依靠网络直播中的“打赏”收入,大大改善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只有三万多人口的京族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艺术”。2019年,80后赵霞成为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传承人。她开班授课,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跟她学习独弦琴。因授课是公益性质,她渐渐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后来,赵霞利用直播的方式进行独弦琴表演和教授,经常获得“打赏”收入。赵霞又把“打赏”收入投入非遗传承点的教学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据《2023非遗数据报告》统计,过去一年,像赵霞一样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53%,其中传统舞蹈类增长230%,曲艺类增长10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指出,直播打赏的外溢效应对于小众、濒危的非遗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可以帮助濒危非遗再现活力,有助于非遗在现代社会恢复“自我造血”能力。
在数字化生活方式中焕发新生
数字化对于非遗传承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非遗的社会能见度,拓宽相关非遗产品的销路,更在于带来非遗保护传承理念的创新,进而为非遗衍生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等提供助力,在保护、传承中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生成和经验传递,让非遗在创新中“活”起来。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非遗融入现代设计提供便利。比如,为推进苗绣的数字化保护、开发、应用,贵州统筹搭建“全球设计师开放平台、苗绣素材库、苗绣绣娘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各地苗绣绣片6000幅,利用技术手段提取矢量化纹样近2000个,并对矢量化纹样进行分类、编号、版权登记及区块链存证。有了这个数据库,全球的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可以便捷地提取使用苗绣元素,在激发创作灵感的同时,也将苗绣与现代时装成功“嫁接”,为苗绣技艺找到新的生存土壤。
非遗不是文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融入现代人的数字化生活,对非遗传承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将为非遗打开一个全新空间。从2021年开始,数字藏品开发成为非遗数字化领域的热点。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达38家,非遗数字产品发售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超过1.5亿元。很多数字藏品一经发布,几乎都是“秒光”,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除了数字藏品,非遗与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的联系和互动也越发密切。以国内某款热门游戏为例,从游戏皮肤到游戏场景再到游戏内容,几乎各个环节都嵌入了大量非遗元素,而且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很多非遗类别。非遗与数字藏品、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的融合,其实就是与年轻人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融合,由此为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共同空间,从而让非遗因重新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而获得新生。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8日 13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