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谈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艺术创新性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近日,《人民画报》专访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守正创新、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进行畅谈。
《人民画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根基,中国画的发展也蕴含着文化的积累和精神的传递,在您看来,中国画的魅力何在?
冯远:我们今天讲中国画,常常是讲到清末民初之前这段历史的中国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中国绘画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反映新的时代,反映工农兵。内容发生变化,记忆、形式、方法、技法都会发生变化。
中华文化对外交流非常之频繁。十九世纪末,中国一批留洋的艺术家,把西方绘画的经典方法介绍进来,开始了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现代绘画进入中国。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中国绘画的形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现在,大量的工笔绘画非常精妙,色泽艳丽,柔和了西洋油画的一些色彩关键。材料发生改变,融入像岩彩画、壁画等各种绘画手段,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如何把中国画精华既保留住,又能在表现上具有当代性,这是艺术家要研究讨论的课题。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绘画,无论从造型、色彩、制作、技法都优于古人,当然我不是说绝对,今天还是要认真研究学习古代杰出大家的作品。所以我们所说的承继传统,我认为是大的传统,它不是定在某一个朝代的传统。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变成了新传统,它会继续推动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绘画有非常乐观的前景。
冯远在进行创作。
《人民画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方面,我们要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总是把当代的作品和先贤的作品去做对比,如何理解这种比较?
冯远: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继承。当初院校里的基础训练有严格临摹古代绘画的传统,对传统绘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方法论了然于心。今天的年轻人和孩子打开手机,古今中外什么样的艺术都能看到,当然就有比较。什么样的炫目,什么样的夺人眼球,什么样的精妙,什么样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他们自然会喜欢这些。但中国画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这就变成一个大的课题。中国绘画诗性的传统保持、传承好的话,中国绘画会以它取胜。但如果完全像西方,艺术坠入一种纯粹的形式、观念的操弄,抽离了人本身的精神诉求和表现普通人生活的理想情怀的话,那也会坠入一种虚无的形式主义。
所以我说中国画有其在现代发展的优势,当然也面临问题,如何现代化,如何跟上世界的潮流,甚至在国际的文化语境中立住现代中国的形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年轻朋友要做的事情。
西方研究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眼光也投向东方,他们从东方掠夺去了多少东西,这对他们的艺术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化自信随着经济地位、军事地位增长,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看法。已经不像改革开放之前,就觉得中国不行了,文化落后了。
我想只有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东西方文化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这种互动就有意义,能谈到学术、谈到创新。我甚至期望中国的艺术在未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发展得比现在更好。
冯远 《公民》 250cm×30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冯远《水墨古诗画意》(三) 68cm×45cm纸本水墨2021年
《人民画报》:中国画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精神,注重意境,讲究气韵,应该如何理解和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与气韵?
冯远:画是可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件作品面前的感受不同。党和政府号召为人民群众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那什么样的作品最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当然是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关乎普通人生活的题材是最易被接受的。能从画中读懂画的是什么,画的谁,甚至于读懂主题性绘画中的意义,感受到某种精神鼓舞,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冯远 《陈子昂诗意》 68cm×45cm纸本水墨 2021年
而从艺术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样式,在中国是主要的样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绽放都可以成为我们提升审美眼光、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文化艺术还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如果这两者在不同的国度出现此轻彼重、此重彼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国情不同。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由读懂主题性绘画,逐步接受多样化艺术表达,到最后能够理解多样艺术,这样一个审美提升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推动。
冯远 《星火》 210cm×190cm纸本水墨设色 1991年
冯远 《心声》 260cmx200cm纸本水墨设色 2019年
《人民画报》:新时代,传承中国绘画艺术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中国绘画是如何守正创新的?
冯远:这方面我觉得甚至可以用“再造”这个词,因为研究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不能到明末清末民初就算闭合。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经验,又发展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新的笔墨语言,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而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再造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说我们看到的蒋兆和于1941-1943年创作的《流民图》,非常精准的造型加上明暗,传统古代绘画的笔墨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到刘文西、方增先等人创作人物画,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线造型的功能,但是人物造型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包括我们现在大量的主题创作,如果仅仅靠几根线来表达多人物组合的宏大叙事的画面,平面的线就缺乏厚度、力量感,很难打动人心。而有限度地吸收一点光影效果,吸收一些结构表现和明暗关系,可以让形象丰满、厚实起来。这样,在多人物的表现中,才能显现出主次虚实的变化,这就已经让传统的绘画方法发生了改变。
冯远 《中华人文之一》 396cm×172cm纸本水墨设色 2021年
而今天国家大型主题性创作中,相当多的中国画都已经在传统绘画的技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说每件作品都很经典,做得都很到位,但是这一步只要迈开了,后面有才华的年轻人继续完善,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能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得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的中国画向多样化发展,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绘画、岩彩、青绿设色的好作品频现,广大观众各取所需。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不同,有人喜欢水墨渲淡,喜欢大写意,寥寥几笔,认为那很高古,有文人气质;也有人喜欢艳丽的、表达得非常美妙的色彩,放在家中看着赏心悦目。不能再指望传统定于一尊,囿于一格,役于一式。这种多样化发展是个好现象。在百花齐放、多样并存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自然而然会来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不同时代,大众的审美口味会发生变化,这个诉求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在喜欢新艺术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艺术有深入的了解,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绘画取得的成就。
冯远 《今生来世》 220cm×500cm纸本水墨设色 2011年
冯远在创作《都市奏鸣曲》。
《人民画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代中国艺术创作不断与世界艺术交流碰撞,您觉得文明互鉴为什么重要?它的推进作用是什么样的?
冯远:历史上几次中国的跳跃式的发展,都得益于对外开放。与世界开展合作交流,虚心学习,然后不断更新创造,才能取得这样一种开放取得的成果。在今天,对外开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可能改变。如何在学人长技的同时,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对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最重要的核心。
早些年,中国对外交流中的美术展览基本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这对西方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来说,他们看到了中国古画中的精湛部分,像宋元时代的一些高大雄奇的山水画,如千里江山图等;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或很少看过中国画的人,会觉得中国画“墨天、墨地”,色调灰暗。这情有可原,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早期的色彩丰富,到后来提倡的“绘事后素”,唐代绘画以后,文人画兴起,提出洗去铅华,归于平淡等等,这些理念影响了当时绘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作者,他们相当多都是当朝官员,士大夫,作品占据主流地位,甚至认为色彩丰富的工笔画俗气、不入流。这样一种文艺观点上、审美上的偏激就会扬此抑彼,但实际上中国画一路发展过来始终没有断线,即使在文人画最为登峰造极的时候,中国的工笔绘画也还是在的。
怎么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画,这也有个过程。所以从事文化交流的人们责任重大。比如可以做公益讲座,把中国画讲清楚。
中华民族是好学的民族,中国艺术家是善于学习人的优长的群体,我亲历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巨大的变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这样,当年我们看的小说、电影就那么几部,但今天小说、电影、电视剧大量产出。这种旺盛的创作的原动力,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电视也逐步走向世界,对其他民族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日益扩大。绘画也是一样的,我们不是去主动迎合,而是将我们的创新成果与之交流,让西方的同行感知到我们有传统,也有学习,内化并创新,让对方认识到互鉴的意义。文明交流互鉴的最终结果是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让中华文明重新站立在人类文明的高点。
冯远 《逍遥游》 80cm×78cm纸本水墨 1985年
编辑 |王伊奕
校对 |袁梦
值班审校 |黄丽巍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