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编钟乐舞实力“圈粉” 荆楚浪漫于斯为盛(组图)

发布时间:2023-05-25 14:43:27 | 来源:中国新闻社 | 作者:梁婷 | 责任编辑:姜一平

在湖北省博物馆新建成的编钟演奏厅,清脆悠扬的编钟之声,久久回旋;婀娜曼妙的舞姿,演绎楚国宫廷宴乐场景,再现先秦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视听盛宴,让观众沉醉流连。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名片”的编钟乐舞,凭实力“圈粉”,近日迎来各地游客争相“打卡”。

今年4月,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售票系统开放后,不一会就售罄。”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作曲罗乐正协调临时加演,他告诉记者,近期馆内每天游客接待量都接近峰值。

在罗乐看来,编钟乐舞以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让乐器文物“跳出”展柜,观众直接“观其形、听其声、感其情、明其意”,与文物产生互动与连接。

2021年12月,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建成开放,展陈面积扩展至3.6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搬“新家”,镇馆之宝住“豪宅”。在400平方米展厅中,“剑中王者”越王勾践剑在展柜中发出凌厉寒光。展厅外,游客早已排起长队。

来自河南南阳的大学生李丹怡与室友一行,刚出车站便一头“扎进”博物馆。她说,奔着越王勾践剑而来,想探寻其“千年不锈”的秘密。“来到一座城市,我首先会走进博物馆。”李丹怡说,各类文创周边推陈出新,让年轻人很“上头”(网络语,多指某一事物所引发的过分激动、难以自控的情绪)。

“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在展柜中发出凌厉寒光。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在曾侯乙展厅,璀璨的“二十八星宿”穹顶下,搬进“新家”的曾侯乙编钟更显恢弘庄重。在这个展厅,游客总是将展柜“层层包围”,只为一睹镇馆之宝“真容”。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介绍,博物馆“考古”“音乐”特色鲜明,其核心藏品以考古发掘为主;其中,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音乐文物,揭示古代礼乐制度的发展与演进。结合文物特色,新馆内设置了“楚国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八音和鸣—音乐文物展”等6项常设专题陈列展。

搬进“新家”的曾侯乙编钟更显恢弘庄重。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讲解员魏来在湖北省博物馆工作6年,亲历了该馆的诸多变化。他介绍说,近年来,年轻群体掀起“文博热”,进馆“打卡”的年轻人,日渐增多;较之“被动输入式”的讲解,如今观众更乐于交流探讨,不少“文物迷”带着问题前来观展。

近几年,馆内不少文物“走红”网络,在网络世界,它们被年轻人重新“解读”。

其中,出土于湖北荆州,战国时期的一条干鳊鱼,历经2000多年依旧保存完好,鱼鳞纹路清晰可辨。网友称之为“有史以来知名度最高的咸鱼”。这条“文物鱼”是荆楚饮食文化代表性展品之一,与出土的花椒、姜、水稻等植物残骸一道,再现楚人饮食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内,出土于荆州,战国时期的一条干鳊鱼,历经2000多年依旧保存完好。中新社记者 梁婷 摄

为大众熟知的曾侯乙墓,还出土了一套铜炉盘,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出土时炉内存有木炭,盘内存有鲫鱼鱼骨,由此推断,曾国国君曾侯乙酷爱吃鱼;而烤鱼的烹饪方法,在楚地流传已久。新晋镇馆之宝曾侯乙尊盘,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尊里装酒,盘内装水,可用于温酒或冰酒,曾侯乙的精致生活可见一斑。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表示,从不少文物中,我们可以解读古人的生活细节等信息,这些与当下日常也息息相关。拉进文物与公众的距离,挖掘好其背后的故事,更需要“接地气”的解读。让文物“活”起来,是不断探索的方向。

近日,新打造的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惊艳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特点,虚拟现实、裸眼3D等技术对楚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加工,再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传奇历史。

“借助科技手段与艺术形式,实现文物和观众的共情。”王先福表示,科技“加持”,艺术再现,让文化传承保持旺盛生命力。

跨越千年的璀璨文物,讲述并再现着辉煌灿烂的荆楚文明。徜徉在湖北省博物馆,游客得以探寻久远时空的秘密,遇见当下,猜想未来。(完)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