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邀观摩了北方昆曲剧院的原创昆剧《曹雪芹》,作为与“昆曲”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对待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有诸多感慨,希望与众方家一同探讨。
提起曹雪芹,我们都会想起《红楼梦》。曹雪芹生在江宁南京,长在北京城,写《红楼梦》是在北京西山,他的后半生和北京关联很多。之前在全国非遗大展上看到过“曹氏风筝”,据说就是曹雪芹发明的。这次在昆剧《曹雪芹》中,果然有了印证。导演兼编剧吴蓓将《红楼梦》的场景,以及曹雪芹的内心世界和艺术才情,通过“时空梦境”等巧妙的戏剧手法,呈现了曹雪芹善待乡邻、传授风筝制作、悬壶济世、爱子离去……等诸多片段。反映出曹雪芹的家国情怀,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一位历经坎坷、博学多才、执着深情、济世爱民的伟大文人形象,和曹雪芹鲜为人知的济世之心。
正因为曹雪芹的人物形象如此丰盈,昆剧《曹雪芹》在舞台呈现上也采用了更为丰富的艺术手法,以融合创新的方式展现人物的情感与境界。它打破了戏曲固有的程式性演绎,将舞蹈、话剧、音乐等艺术形式融入剧中,同时配以大量的吟诵作为念白,更好地渲染情感张力和营造意境。舞美设计上采取了现代写意而又科技化的方式,使环境和精神表现虚实相映。导演吴蓓将文字所不能描述的意境空间、心理表现通过肢体外化及舞台综合手段表达,细节呈现更为强烈。这种跨界融合,浑然一体、巧妙而不刻意,既丰富了表演手段,与传统戏曲又不违和,反而让我看到了更多具有新意的美。
看过很多昆曲,但我深深地折服于这部剧的作曲家王大元先生的作曲功底。他是昆曲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为众多著名昆曲演员司笛,这次北昆的杨凤一院长特别请他来担纲作曲。我们听到了南曲、北曲、南套、北套、南北合套等多种曲牌“拖腔保调”的异彩纷呈,这其实是很难得的。大部分昆曲都只是一两个曲牌,在本剧中的曲牌转换对剧情的发展变化运用的非常恰当得体,精彩绝伦。
曹雪芹的扮演者袁国良是著名老生演员,听说他为了排演《曹雪芹》,瘦了二十多斤。因为以往戏曲表演是乐队去配合演员的演唱,而这部昆剧用的录音,需要演员在反复排练中卡准节奏,找到默契。这是昆曲表演的新探索,殊不知探索背后,每位演职人员都多出了几倍的努力。
传统戏剧在当下,和我所从事的古琴艺术有着相似的生存问题。要创新性发展,要与当代融合,但是步子该迈多大,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我认为守正创新,内外兼修的这一条路,是我们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守正”为内在精神的传承,“创新”是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宏观上去理解,是建立三观,澄怀观道。从微观上去理解,是修身养德,从细微处弘大义。我觉得这方面在戏曲当中,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都有这些见微知著的反映,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唱词,一首首地传承,一代代地将我们这个民族塑造成为礼仪之邦。我们的戏曲、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理解文化背后的精神,是当下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内容。当我们一味地从技艺的角度去吹毛求疵,必然会走到死胡同儿。将这种本就来源于生活的精神——“道”,变成了“术”的手段,这恰恰是舍本逐末的反智的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永恒不变的,可以与当代生活和思维方式去结合,实现真正的融入生活的传承和发展,这才是创造性转化的精髓。
昆剧《曹雪芹》守正,守得是昆曲百戏之祖的“正”,是文学、戏曲、音乐、舞蹈传递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正”。无论是舞剧形式的演绎、还是众多曲牌异彩纷呈,导演、作曲家、演员、工作人员,都是守着昆曲最本质的文化核心,在这个核心之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开枝散叶。这个“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表达、追求与向往。无论是昆曲,还是古琴艺术,都是生活中美好瞬间的重新组合。艺术家们对昆曲的满怀深情,幻化成曹雪芹对人世间满怀深情,这是人性的光辉,是昆曲的光辉,也是中华文化的光辉。
以守正为前提,再用各种手段,跨界融合创新。让戏曲的创新,来吸引更多的人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其实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一个方式。只有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兴趣,扩大喜爱传统文化的这些群体的基数,传统文化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实际上,这种创新也是非常成功的一种社会教育形式,它远远超过戏曲本身的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昆剧《曹雪芹》,是在传统昆曲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少年后回溯,这可能是昆剧未来发展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摄影/王崇伟)
(王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古琴协会理事,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