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伞寨,万物复苏。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伞寨村高耸的鼓楼下,“天下和村”四个大字十分醒目。伞寨是一个见证了氏族迁移与融合的地方,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从明朝初期姚、吴、杨三姓迁徙说起。
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撰的《姚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新晃侗族姚、吴、杨三姓先祖为避战乱,辗转来到晃州的人银甲寨。三人涉水走过平溪河,到了腊树坡脚,口渴难耐,杨姓先祖杨天应折下一根竹枝,随手插地,顿时涌出甘泉,解了三人之渴。他们看此处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便决定在此定居。他们又向平溪河上游寻找适宜生存之处,雨伞遗落在人银甲寨边,几天后回来发现雨伞还在原地,更加认为此地民风淳朴,适宜居住。正因“伞在”,后人便把人银甲寨改称“伞寨”。
定居后,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并以杨姓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派,作为伞寨姚、吴、杨三姓后代取名的共同字派。明永乐三年春,他们在谷雨时节播植禾黍麦豆,到农历六月初六恰逢辛卯日,所植作物均已孕苞,从此将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之前的卯日定为“尝新节”。
在紧邻湖南新晃的贵州天柱、三穗、玉屏等县的侗苗村寨,黄、徐、龙、谢、石、陈、蒋等姓氏中也有使用伞寨的“再正通光”等字派的,有的姓氏在此基础上延展字派,如徐姓的“再正通胜秀,朝祖元明昌”、陈姓的“万年再通光守礼”,形成了十姓共用同一字派的历史文化奇观。共用字派增强了不同姓氏之间的兄弟意识和家族观念,促进了氏族融合,有利于湘黔交界地区民族和睦与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伞寨村恢复举办“尝新节”传统民俗活动,起初村民们只是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饱餐一顿,后来由村里出面组织,逐渐增加了祭土地、敬神农等文体民俗活动。村里对产业发展户、环境优美户、邻里和睦户等勤劳和睦的先进家庭进行表彰,激发了村民发展生产、热爱家园、团结互助的热情。
“尝新节”与时俱进,内容与形式都在创新,但核心始终没变,就是农人敬畏土地、耕耘土地、依恋土地的情怀。在伞寨等村传承的“侗藏红米种植系统”被纳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侗藏红米”种植合作社在伞寨、东风、坪地等村发动村民种植红米稻3000余亩,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价格高于常规杂交稻。从远古保存下来的红米稻原始基因得以传承,营养多元的红米丰盈着百姓的餐桌。
伞寨村还修建了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鼓楼和凉亭,在村部广场修建了侗族文化展示馆、稻作(红米)文化展示馆和“伞在天空”小街。走进伞寨,既可以了解稻种的耕耘过程,又可以参加“尝新节”“扫阳春”等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品尝红米甜酒、红米粑、红米油茶等特色饮食。如今,伞寨已成为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少游客前来研学与休闲。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