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优选汇 | 网络时代的书法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30 09:27:05 |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 作者:徐果 | 责任编辑:秦金月

原标题:网络时代的书法问题探析

编者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近日发布成果。

本届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吸引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积极参与,共有695个作品参评,其中长评335个、短评323个、微评37个。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专家匿名评审和网络票选,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50个,其中长评33个、短评15个、微评2个,同时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

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旨在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明确要求,有效团结凝聚壮大网络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拓展了优选范围,首次将500字以内和五分钟以内的微评纳入优选范围,包括视频评论、弹幕评论、留言评论等新型文艺评论。汇聚了组织力量,在往届个人自荐的基础上增设组织推荐,中国文联系统、中国评协系统、“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成员单位、中央与省级主流媒体等积极参与,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优势。网络投票互动热烈,中国文艺评论网开发推出了投票专页,入围终评的103个作品吸引广大网友积极投票34万,引发了一轮网络热潮,充分体现了网络文艺评论的特点。

即日起,中国网文化频道将转载发布部分优秀评论作品,以飨读者。文章均为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不代表本网观点。


网络时代的书法问题探析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刊发于《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41期,由作者参选提供)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用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可以足不出户而尽览天下事,传统的书法艺术活动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困惑。对这些新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书法发展活动的主流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保证书法这门古老的民族文化完成新的突围。

网络时代书法遇到的问题

网络的发达压缩了书法参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和空间。过去受技术条件所限,书法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其艺术力量借助它的实用功能,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即便是在印刷品丰富的工业时代,书法的艺术价值依然和实用价值较为紧密地绑定在一起。而在今天,制作技术几乎无所不能,而且传播的速度、广度和形式也不是过去所能想象的,因此书法从大众视野逐步移向纯艺术殿堂。

网络时代的技术创新使文字真正成为表意工具,简化或异化了书写的功能。键盘的使用从五笔字型、拼音输入到语音输入,写字渐成童年往事,且不说毛笔书写渐行渐远,就连硬笔书写的机会都在不断减少。书法作为纯粹的艺术爱好来追求,使得书法人才数量不断减少,而且成长也更加艰难,纯粹的艺术追求有时也难以适应大众审美对书法和书法家挑剔的眼光。网媒时代的快速浏览式阅读,使书法从公众视野中趋于边缘化。书法作品承载内容的功能也逐渐消退。

总体来看,网络时代的快生活使书法渐渐退居到慢生活的小众圈层。互联网对于传播的有效拓广,极大加速了作品的传播速度,但创作的过程依然是缓慢的,积累的过程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业时代的到来已经使生活节奏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使得人们的价值追求也逐渐向效率倾斜。而插上互联网翅膀的网络时代,则对书法固有的养成和表达模式有了更加重大的冲击,因此书法本身在网络时代的困境也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矛盾的代表之一。

网络时代书法问题归因

其一,网络推动技术不断更新,却导致实用书写进一步弱化和蜕变。近30年来,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到当今信息时代,手写作为文字表意输出的一种主要手段,已经逐渐弱化,甚至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文字输出形态。此外,书法还必须借助毛笔这种特殊的工具。毛笔从产生到20世纪初的几千年时间里,始终是中国人书写文字的主要工具,但是近一百年来,西学东渐,技术日新月异,实用的毛笔很快退居为书法的专用工具。这对于工作和记录的效率是极大的提升,但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习惯了粉笔、铅笔、圆珠笔、钢笔,再重新拿起毛笔完成执、使、转、用的技术操作上的转换,都需要新的适应过程。

其二,网络时代易使书法家重书法技艺而轻文化修养。网络时代是市场经济推动和竞争加剧推动的必然结果,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极易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经营理念。而书法这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被称为高雅艺术,是文人清修的项目之一,是上层社会推崇的业余嗜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盖技艺之细者耳”。王羲之曾说:“书者,玄妙之技也,自非达人君子,不可得而述之。”书法本身集中地反映着中国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绘画、音乐、政治和经济都密不可分,也可以说书法艺术是多种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现在部分书家从事书法活动,不懂字法,任笔挥写,争名逐利。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破解网络时代书法问题的思考

网络时代的技术巨变带来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丕变,但书法自有其规律,必须坚守书法本身的固有属性和艺术规律,并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故我有以下四点拙见。

其一,网络时代必须坚守书法作为艺术的纯粹性。书法在网络时代丢掉了实用性,反而强化了它的艺术性,所以它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它的存在价值,这是书法在网络时代的明显特性。写书法必须以艺术为目的,赏书法必须要有艺术的眼界。丰子恺曾明确指出,艺术的第一境是书法。而多数人往往只是从实用到实用,“步到坡上就止步”,而没有攀到险峰看风景,原因就是缺少书法艺术的自觉,更缺少追步前贤、比肩古人、开一代书风的担当精神。因而,书法虽以写字开始,必以艺术为旨归,作为习字的终极追求,而艺术是经过长期习练,从技术的熟练掌握,一步一步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只有长期积累,熟而能生,才能不经意“引动天才,遂成名家”。

其二,网络时代更要强化汉字的重要性。网络愈发达,使用愈便捷,动手写字的机会愈少,写字的能力愈可能退化。因此,在网络时代,讲好书法故事,写好中国汉字,接续中华文明,是当代书法人的使命和担当,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书法使命感的具体实践活动。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给汉字的结构规律作了详细的讲解。他明确指出:“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阐明文字是前代经典的根本,是先王政治历史的实录,有了文字,启后承前,传流不息。《说文解字》对古文字构成规则作了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使用方式。《说文解字》是解读甲骨、金文、简牍文献的基础,书中大量的古代历史典籍也是后来学者研究古典文化必读的经典,传承书法更是不能不懂中国文字的来龙去脉,不能不心存感恩和敬畏。

其三,网络时代更应注重书法学科构建,完善书法教育体系,培养骨干队伍。鉴于网络时代的社会细分和书法人才培养的艰难,必须在教育体系上做好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学科根据西方的分类,大致设置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几个学科,而书法在西方本不存在,所以长时间谈不上学科建设。中国自古书论典籍很多,书体、书家流派众多,书法分明是有着自己独立的艺术地位和理论体系的,但却一直被漠视,直到近些年一些高校、院系开设书法系,以及个别中小学强化书法课,才有所改观,但仍远远不足。综合类的大学建设书法学院或艺术学院的书法专业,构建书法本科及研究生的系统学科,对有志于书法艺术追求的学生,从大学开展系统的理论探索学习,理解中国汉字的源流和演变发展,进而通晓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历史进程和文化演进,十分重要和迫切。

其四,网络时代书法发展要给硬笔书法留出应有的空间。概括地说,写出汉字的规范美、质感美、力感美,甚至夸张美,都应该称之为书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兴起了硬笔书法展览,成立了硬笔书法协会,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打印技术的革命,硬笔书法的传播也明显遇到困境。但是,汉字书写一旦形成习惯,往往容易使人从重复书写中找回记忆的快乐,打印的文字总不如书写的信笺和纸条给人留下的感受深刻。所以,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再或者赋闲退休,如果记忆中有书写的乐趣,那么不管什么时候能够拿起笔写写字,总能从写字中找回童年的记忆、往事的回味、书写的快乐。因此,在学校、社区或文化广场等不同的区域,开展硬笔书法教学和展赛活动,对于强化汉字书写记忆,对于中华古典文化温习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五,网络时代书法发展要善于借力,以“互联网+”促进书法的流通、传播、商业化,提升艺术产品的价值。一是可大量运用网络视频,开展书法网络教学或书法学习交流,解决广大群众在书法学习中的困惑,也可以使更多的老百姓接受名师的指点。二是更好地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利用网页、公众号等传播方式,建立网络书法展览馆,使书法展览和欣赏成为常态,解决书法展览的场馆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时效性,并让大众随时随地进行评论,使书法家更易于接收群众的意见。三是利用网络挖掘书法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宣传书法家,使优秀的书法家更容易走出闾巷,得到大众的关注,获得应有的商业价值,使书法更易成为安身立命的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在网络上为书法商品搭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书法爱好者可以更容易地比选、购买自己喜爱的书法作品,利用良好的商业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书法的良性发展。四是书法艺术可以为网络时代做出更多审美贡献。网络时代很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是视觉传达,无论是手机、智能电视还是户外文宣等大小屏幕,都有着老百姓对审美的追求。书法艺术本来就应成为数码字体艺术的重要基石之一,也理应为网络时代的审美追求作出更大贡献。可以通过设计具有中国独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书法字体,为汉字网络应用构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也为传播中国文化开辟一条网络新通衢。


作者:徐果,中直机关副处长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