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爽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
传统工艺是乡村经济生产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近年我国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明确传统工艺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村民就业、产业富民和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展乡村工艺产业,能直接推动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时代变革,为我国乡村振兴做出实际贡献。
发展工艺产业是促进乡土文化重构的重要手段。传统工艺品多因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而保留着村民的传统生活形态和意识轨迹。农耕社会的村民既是工艺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使手工艺在生活形态相似的人之间可代代传承,并隐匿着不为时间所左右的本质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空心村、留守人口问题日益严重,大量村庄凋敝消亡,导致农村生产空间的压缩和城市消费空间的增大,这种趋势逐渐生成新的社会形态、经济业态和文化生态。农业现代化后,村民有大量农闲时间可用于工艺生产,保障了手工业从农副业转变为主要产业,形成工农相兼的生产模式。村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体从事工艺生产,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秩序,可更好地认识村庄的价值、提高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从而有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复兴。
发展工艺产业是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关键引擎。传统工艺不仅贯穿于有组织形式的生产消费领域,还蕴含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信仰,需与民众持续互动来适应社会性发展需求。村民利用村中特有的历史资源开展文化活动,发展独特的产业经济活动,可有效保护乡村文化生产空间。传统文化是乡村独特的资源,是手工艺产业化的重要依托,是体验经济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点,这让传统手工艺在当下有了多元的价值增值方式和产品形态转换方式。发展乡村工艺产业可使工艺品迸发出巨大审美张力,作为地方文化与外部文化对接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体现出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质。
发展工艺产业是建构永续发展乡村的有效举措。农村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环境,必须要具备人、地、产这几个核心要素。传统工艺既承载着文化传统,又与经济效益挂钩,还须靠人来传承,可将村庄发展的所有要素统合起来。通过发展工艺产业建立村内部与外界的联系,在持续地生产中形成以村为基础向四周扩散的生产网络,并逐步与周边村落协作生产,形成约定俗成的稳定合作模式,最后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发展乡村工艺产业要注重经济效益、关注文化与环境保护,也要以实现传统文化、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之间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为目标。立足我国国情,依托农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发展工艺产业,可提升村民经济文化自信,建成具备村民主体意识、产业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发展工艺产业能彰显村民的主体性。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村民作为技能振兴乡村的主体进行挖掘培养,同时强调了要培育村党组书记和经营主体带头人,指出要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来挖掘培育技能人才,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村组织中,村长与书记承担了一个村的大部分决策工作,要组织村民一起将零散的传统工艺生产往产业化方向带动发展,对他们具有很大挑战,如完全借助外界力量帮扶,会造成乡村发展主体意识的缺位。村民依靠所传承的技艺和乡村资源生产工艺品销售,体现了他们的文化主体性地位,即使不再是工艺品的主要消费者,但作为工艺品的生产者,亦可进一步发挥其主体意识。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建设进而形成集体记忆,其主体意识得以强化,这个过程也是建立文化自信、体现个人人格的过程。
发展工艺产业可强化乡村组织体系。乡村手工艺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其生产的特点是弱、小、散。因没有机构组织村民进行集约化生产,导致生产处于无序状态,对市场需求不敏感,对产品创新缺少思考,在经济生产中处于弱势地位。村民作为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的个体,需要有组织引导他们进行生产,赋予他们责任和道德感,保障他们经济上的稳定性,才能让工艺产业得到综合性发展。在从零散的家庭作坊向小规模集约化转变阶段,村民的主体参与须有强大的组织后盾。推举乡村工艺带头人,带动村集体发展产业;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成为合格的产业人才,通过积极参与工艺生产,逐步增强村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工艺产业可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善村民经济状况,进而增强村庄凝聚力,吸引村民返乡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手工艺产业与乡村其他文化产业存在诸多差异,体现在其生产形势、村民的可参与程度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工艺产业可作为地方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强化乡村集体意识、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拓展家庭经济空间都具备积极的作用;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特色名片打造、促进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帮扶村民勤劳致富、防止返贫的重要手段,可满足村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乡村工艺产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也是提高乡村发展能力的进程。首先,要在体现村民主体性的条件下要合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其次,要引进外界力量多方协作、对口帮扶;第三,地方政府要将工艺产业纳入到地方发展规划中和其他产业同步推进;最后需要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和评估机构,全方位动态跟踪乡村工艺产业的发展。惟此,才能使这项工程能支撑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构建永续发展的乡村。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