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2022,迎来农历兔年。2023年的1月,期待万象更新的气氛最为浓厚、热烈。
202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迎来诞生50周年。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工作者举行一系列活动,围绕“下一个50年:作为韧性、人文与创新之源的世界遗产”探讨世界遗产的历程与未来。
2023年,距离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只剩下7年。在全球范围内,世界遗产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资源并与各国未来发展目标深度融合,在实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不平等,遏制气候变化并确保“无人落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世界遗产事业的努力方向,就超越了自身的行业和领域视野,延伸、融合为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目标。
关注一:
以文明互鉴促进世界相互理解与尊重
2022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中国浙江青田开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既是行业类型遗产,同时也具备源自世界遗产的衍生轨迹,可以视为广义的世界遗产组成。农业遗产在中国发展迅速。此次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会,不仅激励了中国亿万农业从业者,也促使人们由此提升了更进一步的关注方向:如何构建机制化交流平台,推动全球遗产地之间开展互助合作,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形态农业文化遗产交流互鉴,进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进入2023年,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将持续开展中外联合考古,推进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建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并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中国应该为“下一个50年”贡献哪些,能贡献多少?这些都成为人们观察、理解中国这一世界遗产大国的重点。随着世界遗产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范围日益广泛,人们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关注青年、妇女和儿童、生产和消费者在世界遗产相关领域中的参与和贡献——那些梦想与坚信、责任与智慧、保护与创新,那些情节和细节,都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感同身受。
文明互鉴需要踏实、长期的探索实践,也需要为了共同未来而具备真诚、心心相印的交流愿望和信息感染力。世界遗产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相互理解、反复而持续的交流提供了一座桥梁,也为“讲述中国故事”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如何形成适应多元价值理念表述方法?如何衡量其效果?也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关注二:
世界遗产日益融入、创新我们的社会生活
世界遗产是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世界遗产领域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植物园、考古遗址公园和地质公园等文化高地。进入2023年,人们会更加关注世界遗产领域在知识普及、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如何推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尤其关注通过世界遗产保护行动,提升社会参与者的公共理念、全局观和全球视野。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强调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科技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进展则成为新的关注方向。除对城市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价值挖掘外,当代科研手段在城市城镇空间布局和规划理念、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体系与方法、当代绿色建筑、城市功能提升、生态居住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最新应用,都被视为历史城市的动态、活态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生态文明建设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电子产品更新迭代,新能源汽车、低碳减排成为生活日常……文化遗产领域已将目光投向变化中的当代历史遗存,“文物”“遗址”的历史分期距离我们越来越近。除“20世纪建筑遗产”外,工业遗产、水利遗产皆纳入了当代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在不久的将来,代表PC时代、石化能源时代甚至“AI”的遗存、遗址,也将会成为关注的热点。
以“下一个50年:作为韧性、人文与创新之源的世界遗产”为契机,全社会对世界遗产的关注视野进行了一次扩展提升:从只盯住文化、自然两个专业领域,到新增添了第三“极”——关注社会进程中,世界遗产如何成为生产资源,活态、动态地贡献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
关注三:
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得以深度融合
近年来,文化遗产类型更加细化多样。与传统的文化遗产项目相比,农业、工业、水利等独立发展的行业类型遗产组成了丰富而活跃的“轻遗产”阵容。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激发了人们在关注世界遗产发展过程中,将生物多样性作为自然遗产重要的价值生成和生存基础,进而纳入关注视野。2022年10月6日又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地质多样性日”——这些变化进一步形象地将专业性极强的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与社会公众易于理解的“文化多样、生物多样、地质多样”联系起来。
2023年,中国有多项申遗项目将取得重要进展。1月5日举行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确认,要积极促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高标准完成北京中轴线现场评估,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等跨国联合申遗项目。2020年1月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报送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项目也将进入申遗最后阶段。大量正在申遗或进入申遗预备名单的项目,内容覆盖范围广阔,文化与自然价值叠加。在后期价值阐释和遗产管理等多个发展方向上,都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功能和机制需求。
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的各类、各级公园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1月11日公布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覆盖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等最富集区域,从中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与保护区、保护单位有着明显的不同,“公园”以“人”为核心,更强调面向社会公众的交互、开放功能和文化氛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种遗址、遗产地、保护区向“公园”转化的机制和利用水平,肯定是人们深入探讨的议题。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评价认为:“中国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方法,不懈努力地恢复了数百万公顷的土地。”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理解将更多期待于两大领域的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综合地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呈现中国智慧。
进入2023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通过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地共同努力,世界遗产一定能实现其初衷和全人类的愿望:促进繁荣、和平与关爱,让我们的星球有着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辞别过往,期待华章。
延伸阅读
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
(2021-2030)
“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筹的全球倡议,旨在预防和逆转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空间退化。
2022年12月13日,中国“山水工程”被列入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10个旗舰项目致力于恢复总面积超过6800万公顷的区域,并创造近1500万个就业机会。
“山水工程”是中国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这一项目已在“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屏障区域部署实施44个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50多万公顷,目标在2030年恢复1000万公顷自然生态。“山水工程”从矿山、农田到城市,覆盖了温带森林、灌丛、荒漠与半荒漠区,也包含了沼泽、河流、湖泊及海岸带,旨在改变以往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大多针对单一目标或单一生态要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局面。(齐 欣)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