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现场拍照 中新网记者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0日电 (童笑雨)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10日,“守护·传承门神展”在浙江杭州开幕,现场展出20余种有典故的门神画像。据悉,展出的画像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并经高精度扫描和数码转换后重新呈现。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精彩纷呈,门神是其中绚烂多彩的一支。贴门神是春节习俗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民间,人们认为门神能保障居宅与家族的安宁。
此次展出的门神画像,来自浙江大学(下称“浙大”)图书馆及哥伦比亚大学(下称“哥大”)东亚图书馆的收藏,最后经高精度扫描和数码转换后,还原输出成展品。
其中,浙大图书馆所藏民国门神画像,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原之江大学队克勋教授团队收集的以江南地区为主的宗教画像中的一部分。哥大东亚图书馆收藏的则是以北京及周边地区为主的门神画像。
在浙大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韩松涛看来,此次展览从收藏来说是东西合璧,从门神所在的地域来看是南北汇流。
展览现场晓风书屋供图
门神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他表示,不同朝代和地区贴的门神都不同。中国民间流行的捉鬼门神,最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神荼和郁垒,到了唐代有钟馗捉鬼的传说。后来,人们逐渐借鉴生活中武将的形象创造新的门神形象,起到镇宅守护的作用。
现场就展出了浙大图书馆收藏的以唐代武将秦叔宝、尉迟恭为原型的门神式样,韩松涛表示,这在江南地区颇为流行。“门神一般以武器区分,如秦叔宝执锏,尉迟恭执鞭。宋太祖赵匡胤和北宋名将杨令公也是一对门神,前者执棍,后者用刀。”
除了武将,后来门神的形象也愈发丰富,祈福类如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五子登科,文官类如福神魏征,驱邪类中著名的门神有钟馗、姜太公等。门神画中,也普遍添加吉祥物,如蝠、爵、聚宝盆等,借以寓示福、禄、官、财等美好愿望。
现场还展出了以关公为原型的门神,据介绍,这一形象大多出现在广东地区,这也体现了门神的“地域性”。
虽然门神寓意辟邪、吉祥,但为什么如今贴春联的人比贴门神的多?韩松涛表示,门神信仰的淡化是多方面的。
在古代,门神就倚仗绘画与木刻印刷术的发展而广泛传播。但现在,首先是市面上此类产品少了,其次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也都住进了楼房,一扇门再大,也贴不下春联、福字和两张门神画像。
“我们想重拾这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道门神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在积极推进门神文创产品开发。”韩松涛表示,只有真正让门神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它才能长久“活下去”。(完)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