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发布时间:2022-12-13 13:15:56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作者:马锋辉、许向群、李一、何欢欢 | 责任编辑:谢荣宇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自2005年启动,历经17年完成,作为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这部承接古今、联结世界的巨典鸿篇,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也通过反映中国绘画艺术的宏富成就,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全球影响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书影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重现千古笔墨神韵

作者:马锋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美术界、文博界的一件大事、盛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传承千年历史文脉,重现千古笔墨神韵,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是中国古代绘画保护、挖掘、利用的集大成者,也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内页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内页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中华文化深沉的力量积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资源。作为拥有辉煌灿烂、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历代绘画作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梦想,也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记忆。千百年来沧桑迭变、兴废交替,很多书画珍品或毁于兵火或散佚海外,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高度重视,让散佚四方的书画珍品重新聚拢在一起成为切实可行的课题。

自2005年始,“大系”工程已接续推进17年,终成盛世修典盛事。“大系”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为收录于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万余件(套)中国绘画藏品建立了精准的数字化档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了中华文化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

“大系”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益于进一步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大系”基本涵盖了全球重要文博机构珍藏的重量级中国绘画珍品,为全世界中国绘画艺术研究者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和艺术视角。比如通过对传世古画进行数字化处理,成功地辨析、提取出原本剥蚀暗沉、肉眼难辨的画面、题跋及印章,实现了文物藏品的“无损伤”修复,为更好地鉴定作品的传承谱系提供新的依据;对同一题材不同版本、同一画家名下众多作品的同时收录,更为作品鉴别、深入考据和语境还原提供可能。这种对古代艺术遗迹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重现及对数字化虚拟体验的开发,必将在视觉研究、文化语境等多个层面凸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大系”作为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历代绘画拥有不可胜数的图像艺术元素,具有无限广阔的传统文化基因活化空间。“大系”通过对虚拟现实、3D打印等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对大足石刻245窟、安岳石刻紫竹观音造像及整体石窟的数字化建模、1∶1立体化重现及其多媒体虚拟互动体验,让专业研究者和广大观众得享来自不同时空的艺术体悟,进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收藏、鉴定、发展历史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如此众多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汇聚在一起,为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打开了一条通路。通过发挥数字化传播高效便捷的优势,将概念化的“传统”转变为有形的、序列化的审美对象,真正实现了以美育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提高全民审美素养。

可见,“大系”为我们提供了一双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展望未来的眼睛,要持续发挥“大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高全民审美素养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投身新实践、展现新作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文化精神的视觉传本

作者:许向群(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修艺术之典、传文化精神的规模浩大的国家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卷帙浩繁的图像采集、择取与研究、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铸就了世纪精品,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杰出的样本。下面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古今绘画研究谈三点感受:

第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具有百科全书般的索引作用和文献价值。古今绘画研究中,图像文献是基本要素,除了接触原件之外,通过印刷品或数字图像来进行分析研究成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系统完整的高精度图库及能够还原原“境”气息的印刷变得至关重要。“大系”编纂团队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搜集、梳理,整合调动各方力量,借助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契机,以集大成的编辑理念和思路,通过对“全”“精”“真”的不懈追求,汇聚了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绘画珍品。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真迹面貌,为今天的中国历代绘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学和图像学基础。这一“修典”工程显然是文化自信自强的一种体现。

第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荟萃了图像与研究文本的丰硕成果,形成了图文并茂的互文关系。“大系”的编纂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一次追寻海外散佚名迹的学术交流活动。浩如烟海的中外图像采集,对编纂出版的归纳与选择提出了极高的学术要求。通过汇总已有的中外有关中国历代绘画的研究成果,陈述代表性的观点,兼顾有争议的问题,这种兼收并蓄的编辑思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多维的学术参照和发掘空间。比如,通过“补缺”的方式,将分散在不同收藏机构的成套作品进行还原,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呼应关系和整体韵致;再如,通过“并置”“归类”等方式,将同题材或同作者的有争议的作品进行综合呈现,这种直观的比较为作品的真伪鉴定和历史价值判断提供了多重信息和依据。

第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汲取的新资料、新观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思考。十余年来,“大系”编纂团队奔波数十万公里进行实地拍摄,足迹遍布海外百余家文博机构和收藏单位,将3000余件(套)海外所藏中国绘画精品的高清图像收入“大系”之中,其中不少绘画精品鲜为人知。“大系”接近原作的精美呈现,尤其是那些海外珍品的高度还原和细节再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鲜“养料”,这些新材料不但能够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框架,还能够促动建立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另外,近年来,美术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越来越多地交织互通,中国美术史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研究已经融合在一起。“考古美术学”作为美术史的重要分支,有着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以及与其他领域的互动。“大系”在《先秦汉唐画全集》中专设了“考古发现卷”,显然是对这种研究趋势的关注与呼应。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早已开始用数码技术发掘、研究艺术品,“大系”所汇集的现有最全面的中国历代名画“数字化”文献,必将为数字化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集中国历代绘画精品之大成

作者: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美术图书。回望历代美术图书的汇编纂辑,前人已有不少成果,如清代的《佩文斋书画谱》,二十世纪初的《神州国光集》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果渐多,出版有《中国美术全集》《中国书法全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绘画全集》等大型美术图书。而新近出版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编纂成果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则是在前人纂辑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和超越,是集绘画研究、整理、出版、传播于一体的超大型综合工程。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厅内景。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作为新时代美术出版的辉煌成果和标志性的文化事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国历代绘画精品之大成,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这一文化工程从选题策划、编纂出版到传播推广,体现了组织者、编纂者的大胸怀、大手笔、大视野与大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美术出版史上是一次超越,其规模之大,汇聚藏品之多,选取作品之精,令人赞叹。将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万余件中国绘画藏品汇聚在一起,在世界范围成功搜集、梳理、出版超大规模的绘画图像文献,确属前所未有之集大成,也只有在走向盛世的新时代,才能出现这样的奇迹。

由于种种原因,近现代以来,诸多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流失海外。寻找散落世界各地的古代绘画精品,全面呈现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绘画艺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现,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整合力度不够,近年来的古画研究较为零散,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者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整合画史研究资源,想方设法使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绘画精品得以团圆,又以美术史学家的眼光,研究历代绘画创作的原生态和作品流传的来龙去脉,通过努力,使许多分散各处的组画得以团聚,让那些远隔重洋的名作回归原来的谱系。尤其是名家的“双胞胎”“多胞胎”作品及相似名作的汇聚,为研究画家的创作状态和创作过程、研究作品的流传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为今后编写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文化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更值得称赞的是,出版和展览相结合、平面和立体相结合、阅读与观摩相结合的传播推广方式。“大系”在完成图书的编纂出版环节后,转向展览的传播。“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将具有代表性的历代绘画精品以时间为轴进行呈现,并展现这一文化工程本体的研究、出版历程,同时在展厅开辟画集阅读空间,为每件展品配备二维码链接进行详细介绍。观展与阅读的体验相互交融,历代绘画精品的展示与历代绘画全集图书的陈列相得益彰,营造出情境式的互动体验空间。由出版走向展览的传播方式成为全新的尝试,运用先进科技,通过视、听、触、嗅等多感官交互装置,引领观众走进画中,感受中国艺术之美,领会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与精神追求。

艺术之美画为心使

作者:何欢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和舟山成功举办。此前一年,《宋画全集》的编纂工作启动。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却在今天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中相映生辉:始于《宋画全集》的“大系”收录了3000余件(套)佛教主题或包含塔寺等释家元素的绘画,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研读这些传世佛画,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两千多年里,各朝良工巧匠、文人墨客所绘之佛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释教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含藏着异域宗教适应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文化密钥。通过梳理3000余件佛画,我们看到了“佛教中国化”的全景图式,其中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线索和时代特征。

敦煌藏经洞和西夏黑水城出土的单尊或成组佛教造像等,通过复制、模仿外来形象追求相好庄严、祥瑞圆满;唐末五代的供养人画、经变图中,汉文化元素逐渐增多,重在“神合”思想教义,并用中国传统的礼法习俗影响着外来的信仰形式;流行于唐宋的十王图、罗汉画、顶相图等,无论是人物造型、器物背景还是图像内容,都已不见严谨的梵本来源,“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的理念在绘画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彰显;宋元的文人画多淡去说教,以悟为旨,画出了生命的真谛,佛画不再是受膜拜的对象,而成为雅集上的清玩;明清时期的大量山水画中,塔刹寺墙从只露一角于深山之中,到突显全貌于群峰之上,这种由小到大、从边缘至中心的图式变化,是佛教融入自然与日常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化”与“中国画”相合一的境界呈现。

《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从3000余件佛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宗教恭肃归仰的目的日趋淡化,直抒胸臆的人文山水逐渐增多。事实上,每一幅画作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质,如五代时期南唐画家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中,李白、王昌龄等与僧人法慎谈诗论道,体现了文人在儒释道三教融合中的桥梁作用;南宋梁楷的《六祖撕经图》以减笔水墨画出了禅宗“不立文字”的顿悟之道。这些都体现了文本文献所无法表达的更加直观生动、深入人心的“佛教中国化”,也是中华文化包容开放、博大精深的生动展现,需要我们静心品读、悉心钻研、用心传承。

“大系”网罗式收编入册的绘画作品,为研究“佛教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举例来说,利用历代图像具体辨析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的演化和变迁,可以深层次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密码”;分析王维、巨然、牧溪、赵孟頫、八大山人、陈洪绶等僧人与居士画家及其“朋友圈”,可以多角度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文脉传承;追踪历代画作从古至今的全球流布轨迹,可以全方位探寻我国与诸多传统佛教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以画为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吟咏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欣赏后人临摹的《辋川图》,琢磨“雪中芭蕉”这一画坛公案……绘画图像与文本文献的“相互成就”,共同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在“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感召下,“大系”用艺术之美诠释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内涵。中国历代绘画见证了在社会进步中不断凝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的内生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升华的精神追求。如此汇聚形成的“大系”,不仅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有关研究提供理论之源、文化之韵,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清渠活水”。

(稿件由光明日报记者陆健采访整理 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