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从米芾火出圈的网红字 看汉字演变过程

发布时间:2022-11-15 09:10:30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姜一平

近日,北宋大书法家米芾(1051年—1107年)的一个字成了网红,这个字为左右结构,左边形似一个头上长着三根毛的火柴人,右边形似一把枪。

最先是一位爱好书法的视频博主,在临摹米芾的《绍兴米帖》第九卷时发现了这个长相奇特的字,将其发在网上与网友分享,使得这个汉字成功火出了圈。

所书“列”字个人风格明显

《绍兴米帖》第九卷是米芾所书《千字文》,开篇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按照上下文,这个网红字应是“列”字。有网友指出,大书法家赵孟頫也写过一个类似奇怪的“龙”字。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的西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吴通表示:“在赵孟頫《六体千字文》里这个‘龙’见过,米芾的‘列’字还是第一次见,这两个字应该是在大篆基础上对局部笔画的图像化处理,个人风格过于明显,应该不是公认写法,而且也不属鸟虫篆、蝌蚪文一类。‘列’字所在的这个作品还没见过。”

吴通介绍,“列”的本意是用刀解肉,会意字,最初的字形上很明显,后来变化比较大。据《说文解字》,“列”字本义为分解,故其字从刀。在甲骨文的写法中,“列”字上半部就像是一道骨头上的裂缝,下半部犹如一块中空的枯骨。在小篆的字形中,“列”的右侧又加入了一个“刀”字,代表用刀砍裂骨头。有学者认为,“列”字在早期的意义中可能还代表一种“肢解极刑”。

在秦代“书同文”之前,同一个汉字的字形极为复杂,如战国时期“列”字的一种写法,左边从月(肉)部,右边从刀部,用刀裂肉的意义是很明显的;在另一种写法中,“列”字左边又像一个长着头发的脑袋,加之右边一把刀,似有以刀斩首的意思。后世书法家在写篆书时,进而将“列”字左边的人头像或人像具象化了。

米芾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囿于时代局限,米芾所见古人书法并不会比我们现代人多,对于他的篆书,南宋高宗赵构评论道:“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如网友调侃的“鬼画符”也罢,大书法家的一时“顽皮”也罢,像专家所说,米芾这个“列”字,确实个人风格过于明显,不是公认写法。

米芾,初名黻,后改为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人称“米襄阳”“米南宫”。他冠服效仿唐人,有重度洁癖,因拜丑石为兄,又被称为“米颠”。曾任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史》对他的评价是“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米芾所书《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绍兴米帖》全称《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凡十卷,以绍兴十一年(1141年)奉敕摹刻而得名。据记载,由于南宋高宗赵构酷嗜书法,访求米芾墨迹,广为收罗,藏之内府,并命人摹勒上石,于是“天下翕然学米字”。(封面新闻记者文康林)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2年11月14日 A15人文历史)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