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22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平行论坛一:文明互鉴与中外融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论坛聚焦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播的重大议题,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对外传播任务、展望未来研究之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
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武斌,中国传媒大学原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刘笑盈,中国记协国际部副主任陈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浩,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文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论坛并做演讲,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宁强做现场点评。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宾主持了论坛。
张朝意向与会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致辞。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的方针政策层面用专章对新时代如何做好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部署。那么如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布置的对外传播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课题。本论坛开办之初心便是为各界同仁提供多元跨界的交流平台,形成多方合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武斌认为,当代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以新的历史文化视角看中国,目的在于自我认知和身份构建,发掘自身文化的世界价值。武斌教授自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悠久历史讲起,详细地论述了中华文化能够被广泛传播的内外驱力。
刘笑盈指出,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价值观传播的国际传播新阶段,从向世界说明中国转为向世界说明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从而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展示全面、真实且立体的中国。
陈涛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人民文化传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也具有推动作用。除了坚定文化自信,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全貌、推动开放交流与中外融通也是做好中华文化国家传播这个重大时代命题的实践路径。
顾亚奇从《遇鉴文明》纪录片制作的实践出发,谈构建中外文明互鉴视听的新场域。顾亚奇指出了该片的突破之处在于以下四个维度:以平等互鉴理念构建文明对话新空间;以显隐交织的知识传递文明地图;以交流语态探索叙事新变与策略转向;以技术美学丰富视觉层次。
杨乘虎从理论角度,分享了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观念和路径。他指出,影像背后存在着价值观的传递和文化的立场。纪录片创作需要在传播载体和形态选择上做出战位性的调整——改变重符号忽视形象、重形象忽视故事的传播策略,强化社会性和情感性的表达。
李勇刚认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需要处理好西方文明个体价值与中华文明共同体价值的关系。为此,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改变高大上的宏观叙事,使用外国受众更习惯的个体化叙事的逻辑基础,达到正向传播的效果。
吴浩以具体个案——电影《掬水月在手》为例,讲述了共有历史视域下的中国故事,由此引入了全球文化秩序和共有历史这两个概念。吴浩认为,以目前影像的创作趋势为切口,我们能够预见中外文化不断交融、和谐共生的繁荣未来。
朱文博认为,我们应该把抽象的文化价值形象化、把复杂话语简单化、使官方话语平民化,更加重视远大构想中具体细节的阐释,这样才能让国际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清、听得明白,在国际传播中实现情感共鸣、道理共同、价值共享。
论坛的最后,宁强对嘉宾发言进行了总结点评。他指出以下几点:第一,在研究中我们应使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多极化的趋势下重视多语种传播的影响;第二,我们应注重新媒体平台与形式的传播力量;第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从受众的价值观层面思考他们的需求,从而调整叙述手段,实现求同存异。
据了解,该论坛为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的四个平行论坛之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还设有“文化数字化与国际传播”“跨国企业与中华文化传播”“青年汉学家与中华文化传播”三个分论坛,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道。
(供稿单位: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