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1日,20余家两岸新媒体记者和台青自媒体深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上城、拱墅、滨江等地,触碰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新天堂”的绚丽图景。他们参观良渚古城遗址,踏上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探访余杭瓶窑老街,感受特色非遗文化的魅力;走进网络作家村,目睹了文化产业发展如何“筑巢引凤”;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感叹中华文脉的传承赓续……通过大量的文图影音报道,两岸新媒体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的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宋韵文化、动漫文化,以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成就。
文旅融合促发展 杭州打造文化遗产IP“金名片”
近年来,杭州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利用文化遗产IP“金名片”效应,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旅游业,带动了文创产品、展览、演出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杭州各地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已经走出一条现代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访客500余万人次。两岸新媒体记者们看到,市民和游客通过印章打卡,深度了解良渚文明的前世今生。相关负责人介绍,良渚古城正以“文创+文博+休闲” 融合发展的方式促进文化价值转化,构建“良渚”系列产品矩阵,目前已累计开发文创产品十三大品类500余款。
杭州上城区清河坊历史街区的做法是,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将扎根于生活的艺术带到人们眼前,进一步加深文创艺术与旅游的联系,加速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杭州滨江区则以白马湖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宝贵资源,以白马湖文化典故命名了一批道路、桥梁,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文”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休闲度假区,逐步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兴、共富裕的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展格局。
古今交汇 杭州千年民俗文化遗产焕新生
此次采风活动中,杭州各地古今交融的民俗工艺文化传承,令两岸新媒体记者叹为观止。这不仅展示了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更体现当地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上的不凡成绩。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为世人留下了太多独具特色的运河风情民俗文化,而大运河杭州段是大运河文化最精彩的存在之一。在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的小河直街,两岸新媒体记者感受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感叹大运河从古至今对沟通南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那历经战火仍屹立不倒的拱宸石桥,还有岁月留痕、古色古香的运河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此外,在余杭区瓶窑文化街区,两岸新媒体记者了解匠心独运的传统工艺,体验余杭径山茶文化,感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体验中华传统玉器、丝织制作工艺,采访工艺美术大师了解铜雕技艺,及以此为载体推动浙江台湾交流情况。丰富的民俗文化传承,不仅留住了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更让历史文化在每个观众和游客的眼中“活”起来。
文化地标处处添新彩 中华文化更自信自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让文化遗址完成华丽蜕变,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杭州的实践和探索,让两岸新媒体记者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作为杭州滨江区文化地标之一的中国动漫博物馆,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时尚文化相融合,通过科技赋能、沉浸式影片观看、动画片配音体验等方式,让全球动漫迷身临其境,与齐天大圣、黑猫警长等动漫角色近距离接触,开启一段奇妙动漫之旅。
位于滨江区白马湖畔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则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其产生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正日益扩大,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地标群落。
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根脉,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载体。两岸媒体人重任在肩,杭州采风、报道祖国真实情况,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中国台湾网 文/李杰)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