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们那是有名的‘小区麻将王’”
“我二叔在当地难遇对手,是名副其实的‘雀圣’”
“川麻、国标、广东麻将……我是样样精通”
……
无论是在人声嘈杂的棋牌室,或是茶香四溢、余音绕梁的茶楼,无论对手是谁,只要在牌桌前,你总会听到这样的调侃或是“吹嘘”。
作为中国人茶余饭后十分喜爱的娱乐方式,麻将这项智力运动在民间被视为“国粹”。虽是戏称,却可见其在国内的群众基础有多么广泛。
如今,各位“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高手们,也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
日前,国际麻将联盟和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共同成立了麻将运动技术等级评定中心,同时出台了《麻将运动技术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麻将运动员技术等级共18级,分为业余和职业两个层级。简单来说,任何一位普通麻将爱好者都可以注册成为麻将项目运动员,并通过各种赛事不断考级升级。
不过无论是职业还业余,无论是麻将小白还是18级的大神,都无法改变麻将“大众参与”的属性。尽管它已经流传演变了近千年,相信也依然有你不曾了解的冷知识。
麻将也有世锦赛?
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除了憨厚可爱又武功高强的阿宝,“麻将”元素的出现,让不少人感叹中国麻将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起走向世界。但在银幕之外,麻将早已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智力运动。
以世界麻将组织为例,该组织成立于2005年,成员包括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30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属于麻将的世界大赛应运而生。
世界麻将锦标赛是由世界麻将组织主办,首届比赛于2007年在中国成都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过多届。锦标赛采用世界麻将组织颁布的《麻将竞技规则》和《麻将品级认定制度》,较各地娱乐性质的麻将规则更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六届麻将世锦赛中,中国队曾五次夺得团体赛冠军,个人赛更是无一例外实现对金牌的包揽,展现出强大的底蕴和实力。
关于麻将的吉尼斯纪录
2013年,“最多人同时打麻将”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成都都江堰—虹口景区诞生。据报道,有超过7万人实名参加网络海选,最终,参与人数定格在了2380人。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当场颁发了证书。2380人同时打麻将的壮观景象,也让媒体不禁感叹:“从成都上空飞过的飞机,特别是从都江堰上空飞过的飞机,机上乘客恐怕真能听到搓麻将的声响。”
阿尔法狗为何不会打麻将?
2016年和2017年,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先后与世界顶级棋手韩国九段李世石、中国名将柯洁进行了2场举世轰动的“围棋人机大战”,结果AI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让职业围棋界顿有末世之感。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智力游戏中,围棋不过是一粟而已,其在民间的影响力,未必能比得上麻将。为什么人工智能如此青睐围棋,而不是“Alphago”挑战四川麻将高手?
有学者曾公开撰文表示,围棋是信息对称的。面对棋盘,电脑和其人类对手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信息。麻将则不同:每个玩家只能看到自己一方的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手的行为去推测他的底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久经沙场的麻将老手往往输给不按常理出牌的新手。
麻将比赛18岁以下禁止参赛?
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一直以来,因其独特的属性,麻将究竟算是赌博还是脑力竞赛的争议,让外界舆论对于麻将比赛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随之而来的,便是这项运动是否适合未成年人的讨论。
不过在1998年制定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中对参赛人员有着明确的规定:运动员应为年满18周岁的非在校学生。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意志品质及道德作风。自觉遵守《运动员守则》,遵守比赛规则,赛场纪律,服从裁判。
中国麻将也曾遭遇滑铁卢
有人说,人生就像打麻将,不在于你是否抓了一副烂牌,更重要的是能否打出一副好牌。尽管麻将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在世锦赛上取得无比亮眼的成绩,但依然在国际赛场上遭遇过“滑铁卢”。
2014年举行的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国国花队取得个人最好名次第30名,团体第37名。传说中的“十大高手”联袂征战却遭此大败,消息传回国内,各种批评和调侃纷至沓来。
有网友调侃说应该让“麻将进入高考”,而有的网友则让国足躺枪,认为“相对于麻将滑铁卢,国足的1:5不值一提”,“我们什么都可以不计较,但是麻将输了一定要计较。”
“吃、碰、和”必须说中文
国际麻将竞赛规则规定,比赛中的对(碰)、吃、和等具体行为,都要用中国话说出来,说错了要扣分。这也就出现了很多外国人虽然不会说中文,但对于麻将的中文术语,却相当熟悉的情况。
再加上国际赛场不同于私下娱乐,比赛中只能说麻将术语,且不能私下交流。因此场内时常响起各种口音的“碰”声,夹着浓重欧美口音的汉语,在不明所以的人听来,颇有点中国各地方言的味道。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