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西庐山10月7日电题:庐山别墅群何以见证东西方文化融合?
——专访江西省庐山市博物馆原馆长查小荣
中新社记者吴鹏泉姜涛
庐山无数美景中,能为“人文圣山”提供最好注脚的,庐山别墅群便是其一。这个汇聚了中、英、美、德、法等十余国建筑风格的国际性别墅群落,彰显了东西方怎样的建筑文化特征?对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又起到了哪些作用?江西省庐山市博物馆原馆长查小荣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庐山为何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庐山别墅群是如何形成的?
查小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西北大门”九江成为通商口岸,大批外国人在此传教、游历、通商。九江夏季酷热,但长江之畔的庐山却很清凉,英国传教士、商人李德立想在庐山牯岭东谷建房。1895年,他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庐山长冲河谷的租赁权,随后成立牯岭开发公司,开始修建别墅。自此,许多外国人士和旧中国达官显贵接踵而至,兴建起一幢幢小别墅。
自李德立在庐山首建别墅以来,巅峰时期庐山别墅有1000多幢,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别墅群,至今尚存600多幢,展示了中、英、美、法等十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数百幢别墅千姿百态,掩映在绿荫中,故庐山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云雾缭绕下的江西庐山牯岭镇别墅群。(无人机照片)刘占昆摄
云雾缭绕下的江西庐山牯岭镇别墅群。(无人机照片)刘占昆摄
庐山别墅群中,很多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中“美庐”别墅,宋美龄是其第三任主人,这幢英国券廓式别墅就得名于宋美龄名字中的“美”字。还有一幢“赛珍珠别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父亲建造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一家人每年暑假都会到庐山避暑。
中新社记者:庐山别墅群彰显了东西方怎样的建筑文化特征和时代风格?
查小荣:庐山上的别墅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既有哥特式、罗马式等西方建筑风格,也有圆形穹顶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还有伊斯兰和日本建筑风格。涵盖了东西方多种建筑流派的数百栋别墅在这里和谐共存,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庐山别墅大多属于欧洲乡村式别墅,楼层不高,很多只有一到两层。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多为木土,而庐山别墅群的用料多就地取材,青灰色的岩石砌筑外墙,岩石基本上未经打磨保留了粗糙的石面,看上去朴实厚重,与周围山岩浑然一体。除了岩石墙面,庐山别墅广泛采用平面几何式屋顶,屋顶多用铁皮钉盖,漆成红、绿色,铁皮瓦耐热抗寒且不易变形,具有抗风吹和抗冰雪的实用功能。庐山大多数别墅包含鱼鳞板、拱券等欧式建筑元素,充满异国情调。
随着社会变迁及生活方式、建造方式、技术手段的改变,庐山别墅群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东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特征。比如,根据庐山的地形和气候,庐山别墅群的窗户大小并不像西式建筑那么大,更偏向中式建筑。有的别墅在装饰上添加了中国本土建筑元素——屋顶上出现中式角亭、大门有中式门面、大门口放置“抱鼓石”。庐山别墅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构成庐山特有的别墅文化景观。
中新社记者:多国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集于一山,对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起到了哪些作用?
查小荣:庐山在国际上有两块金字招牌,即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这也是庐山成为“世界名山”的重要依据。庐山别墅群就是庐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专家在庐山成功申遗时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自古以来,庐山的雄、奇、险、秀,让历代名流学者、文坛巨匠络绎载道、不绝于世,他们留存下来的无数诗文,为庐山增添了无限的人文光彩。外国人士在庐山修建别墅居于此,有利于他们更好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
庐山别墅群早期由外国人主导兴建,后期才出现中国人主导修建的别墅,但同样借鉴了西式建筑特征,使庐山的部分别墅“东西交融”,成为当地民众了解西方文化的载体。在庐山聚居的外国人多为传教士和商人,这也使庐山形成了“一山藏六教”的多元文化格局。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应如何加强对庐山别墅群的保护,并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查小荣:作为中国5A级景区的重要人文景点,庐山别墅群一直在旅游界、建筑界享有盛誉。然而,曾经的“一山六治”,不仅阻碍了庐山发展,也对庐山别墅群的保护和利用造成冲击,部分别墅出现风格异变。因此,建议制定整体的保护规划,并在保护基础上适当开发,破除单纯保护的观念,充分挖掘庐山别墅的建筑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庐山除了有无数中国文化名人登临,也是美国作家赛珍珠写作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她沟通东西方的重要节点。致力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赛珍珠,虽处在两种文明的冲突之中,但她在文化上采取“双焦透视”,自愿打通“两个世界之间隔着的一堵墙”。
庐山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应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发挥和利用好国际文化元素,做好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完)
受访者简介:
查小荣,庐山文化学者。曾担任江西星子县博物馆馆长、星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以及江西庐山市博物馆、庐山市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