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话剧《主角》剧照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编剧、导演精益求精,老中青三代演员苦练基本功,用心用情用力创作,最终才能够呈现给观众一部深邃、震撼、精彩的作品
得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主角》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时,我们剧组正在上海演出。在上海演出期间的一天傍晚,受台风“梅花”影响,剧场外大雨倾盆,我们一度考虑暂停演出。但晚上6点半,票务部门反馈有600多名观众已经取票,我们决定如期演出。那晚,听着剧场外的风声雨声,剧组憋着一股劲:无论如何也要演好,要对得起观众!
无论如何也要演好,要对得起观众,回想话剧《主角》的创排过程,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历时3年创排,剧本历经9次修改,编剧、导演精益求精,老中青三代演员苦练基本功,用心用情用力创作,最终才能够呈现给观众一部深邃、震撼、精彩的作品。
话剧《主角》改编自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奋斗成长的故事,塑造了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群像。原著70多万字,如何在舞台上用3个多小时的时间准确呈现书中漫长的时代跨度和众多人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创作之初,剧院组织主创和演职人员多次赴陕西西安、三原、泾阳、眉县等地深入生活、创作采风,多方研讨打磨剧本。“话剧改编很精彩,全剧有奋斗感、挫折感、命运感,也有生命的成长感、辉煌感,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让我看戏时几次落泪,思考很多。”看完首演后,陈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没有白费。
用话剧表现秦腔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跨界创新。为了塑造好原著中秦腔剧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们特意装修出一间训练室,作为演员们训练戏曲基本功的场地。演员们学习戏曲知识,训练唱腔、身段、形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狠练内功,背台词、吊嗓子、揣摩人物,朝着自己饰演的角色一步一步靠近。如今,这样的训练还在继续,只要《主角》有演出,演员们就必须每日进行戏曲训练。
从话剧《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再到《主角》,近年来,陕西人艺推出“茅盾文学奖三部曲”,《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至今已演出700多场。我们以话剧为根基,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打造人才队伍、健全演艺生态链,将一股话剧“西北风”吹向全国。艺术创作从严格的剧本甄选开始,要历经多次修改提升,实地体验生活,再进入舞台排练,巡演过程中依然边演边改。我们摸索出“舞台艺术生产演出标准化建设”模式,编制“演出日志”,保证巡演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不请明星,不靠流量,支持青年演员挑大梁当主角,青年演员也为剧团发展注入了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
陕西是一片文化沃土,多年来,陕西人艺用优秀作品弘扬主流价值观,用一部又一部紧扣时代脉搏的文艺精品,讲好这方水土的文化,挖掘陕西文化特色。未来,我们将牢记国有文艺院团的职能和担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力创作新的艺术精品。
(作者为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1日 07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