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围绕“大运河”这一核心文化意象,邀请62位(组)艺术家进行专题创作,创作艺术作品80余件(组),涵盖中国画、水印、水彩、油画、书法、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艺术类型,旨在展现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建设成果。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没有展示大量历史画或文献,而是将今天理解的诗性运河介入其中,让观众进入展厅后能感受到运河写意的气息,以此唤起他们对运河历史、运河文化的情感共鸣。”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
展览对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独有的表现形式——长卷,进行了更加贴近当代生活的艺术创新与发展,构想出一种“再长卷”的展览理念与展出方式。所谓“再长卷”,不仅包括借鉴历史上“长卷”作品对大运河景观的描绘,同时也抽离出“长卷”独有的有机融合时空关系、“游”的视角和“情景交融”的诗意化境界等特点,从题材、媒介和理念上进行创新。其中包括龚鹏程《运河赋》、林海钟《汴河桃源图》等传统“书画长卷”;方利民《运河记事》、陈琦《生成与弥散》等“版画长卷”;邵文欢《江河一处》、胡晓阳团队《运河影像志》等“影像长卷”;傅冬霆《诗流图》、吴穹《马可·波罗游记》等“影像长卷”。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表现大运河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资源、多样的文化属性等。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展览的整体格局也是一种“再长卷”:打破架上美术作品单一展示模式,为展览空间注入时空的绵延性和作品的连续性。例如,由陈抱阳创作的《从河工到银河》打造了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叙述从远古到未来的河流畅想;由谭彬带领的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叙事工作室创作的《古今一相接》交互影像装置空间,立体呈现出运河市集的中国风貌;由高世强领衔的中国美术学院山水影像创作集体以《山水·运河》影像作品再现了今天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观众漫步展厅时可以移步换景、心随物游,在诗意化的空间中体悟大运河古今叙事的起承转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