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建。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始终蜿蜒着一条水的主线。虽然城中并无丰沛的天然水资源,但匠心独具的古代北京城市建设者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天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融合,在老城内设计和创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河湖水系,构建出了北京完美的城市水利格局,彰显了治水、理水、用水方面朴素的环保思想与高超的工匠技艺。
在2022年6月19日落幕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河湖水系保护主题展览”中,我负责的北京水文化遗产团队和以前一样,再次用展览向公众介绍了老城河湖水系对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通过参观,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河湖水系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生态现状,更可以充分体会到中国古人在水文化中令人惊叹的智慧。
在北京,无论专业人士还是社会公众,都对中轴线上故宫博物院的排水防涝系统津津乐道。的确,如果能在大雨天看到故宫“千龙吐水”的奇观,那真属一大幸事。如果没有交错纵横、处处联通的明暗沟渠,故宫就不可能即使遭遇大暴雨也不出现明显的积水;如果没有依地势而设的向外部水系排水的设计,故宫就不会成为体现古人智慧与匠心的都市内涝防治典范。
王崇臣给府学小学的同学们现场讲解玉河故道
故宫北门正对着的是景山公园。作为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点,公园里的景山堪称另一处城市水利建设的杰作。这座高度不到50米的小山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中国古代人民堆出来的。当时,人们改建宫城和护城河,从河道里挖出了很多泥土,拆除旧宫殿也产生了大量渣土。正是利用这些“建筑垃圾”,人们成功营造出了一处“有山有水”的城市景观。这种朴素、智慧的生态环境改造方法,在现代依然具有可实践的重要意义。比如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奥林匹克公园,在建造时就采用了“挖湖堆山”的理念,为人们创造出了山环水绕的城市美景。可以说,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最大限度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故宫附近、中轴线的一侧,还有一座袖珍古城—团城。占地仅几千平方米的团城宛若一个巨大的盆景,完善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使城上精巧的建筑、繁茂的古树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城墙上并未设置泄水口,地面上也没有排水沟,那团城的雨水到哪里去了呢?秘密就藏在特制的铺地青砖和它们下面的土层、涵洞与暗河里。每逢降雨,吸水性极强的铺地青砖就会成为一个个“小水库”。而且,这些砖是梯形的,铺设时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这样砖之间就会留出三角形空隙,有利于雨水渗透到下面的土壤层里,继而进入涵洞与暗河。经过如此精巧调蓄的雨水,不仅不会对城上的建筑造成危害,还有利于团城上的植物生长,使它们既不会在天旱时枯萎,也不会在多雨季节烂根。
古人的智慧传承千年,沉淀出了今人的思考。在新时代北京城市建设中,从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及文化内涵,到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为展现历史河湖的勃勃生机,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水系引水河道的南长河已通航多年,游客可乘船欣赏沿途景色,体验京杭大运河皇家文化;南、北护城河是河湖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岸绿意盎然、古色古香,吸引了人们前来观鸟、赏鱼、漫步、健身;前门三里河临水居住区,经过景观提升改造,还原了老北京院落特有的韵味,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这一处处与北京老城密切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如一颗颗传世的明珠,璀璨夺目,历久而弥新。
除了和城市建设者一样学习和思考外,我们的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还经常会被各种古代水智慧所吸引和震撼。当我们想到“刚性”城墙围出的城市给人们提供的封闭、安全的生活环境时,同时也会想到成片天然湖泊与城外水系连通后体现出的“开放”与“包容”。在这种刚柔并济的设计下,北京城成了一座山水园林之城,“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城”的盛景使其庄严却不失灵动,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魅力。正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所说,北京城的结构美学理念是一种“大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诗意的组合”。
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北京老城水文化的亮点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无论在古代供水、排水、防洪、漕运等方面,还是现代都市水循环和景观建设方面,这一文化都闪耀着生态韧性的耀目光辉。
从古老岁月中蜿蜒走来的北京老城河湖水系,不仅塑造了一座城,也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水文化遗产。历史中留存的叮咚水声,始终在等待着我们长久的关注与回应。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