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刘越)你听说过“玛纳斯”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玛纳斯”——信仰者眼中的它是柯尔克孜族千年前的先祖,吟游诗人将它唱成韵律独特的歌谣,学者说它是恢宏磅礴的英雄史诗,艺术家则把它视为民间文学的瑰宝……
那么,到底什么是“玛纳斯”呢?
首届《玛纳斯》国际演唱会。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供图
“玛纳斯” 一个英雄 一部史诗
浩瀚沙海,绵延山川,雄鹰掠过白桦林,牛羊横卧绿草场,清澈湖泊,白色毡房,勇士和少女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烤肉滋滋作响,瓜果十里飘香。
这里是新疆,‘玛纳斯’流传的地方。
“《玛纳斯》既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史诗第一部主人公的名字。”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玛纳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玛纳斯文化源远流长,应运而生的史诗篇幅浩瀚、规模宏大,唱本长达几十万行,分为八个部分:《玛纳斯》《赛麦台依》《赛依铁克》《凯耐尼木》《赛依特》《阿斯勒巴恰—别克巴恰》《索木碧莱克》《奇格泰》。”
最初的“玛纳斯”是一名千年前的英雄人物,他及其七代子孙率领柯尔克孜人民多次征战,反抗外来侵略者,并带领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因此,柯尔克孜人民以他为题材,在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伟大英雄史诗《玛纳斯》。
玛纳斯奇居苏普·坎吉在演唱《玛纳斯》。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供图
《玛纳斯》史诗虽然到19世纪才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但早在15—16世纪的史籍中就留下了有关记载。它演述了柯尔克孜纷繁的部落、氏族关系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代表着古代柯尔克孜文化的最高成就。值得一提的是,《玛纳斯》不仅仅是一部单纯记叙英雄故事的史诗作品,它还具备了文明的特征。
据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介绍,《玛纳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哲学思想、历史、语言、美学、天文、医药、军事等领域。因此在柯尔克孜族文化发展史上,《玛纳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古代柯尔克孜族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从马背上到电脑前 他们共同守护的“玛纳斯”
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文字出现之前,疆地文化依靠口口相传。最初,让玛纳斯的英雄事迹得以传扬的,是一群特殊的“传唱人”——他们被称为“玛纳斯奇”。
长达千年里,无数“玛纳斯奇”对这部史诗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增补、调整,融入了柯尔克孜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特点进行传承和再创作,从而形成了内涵深厚、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玛纳斯》。譬如我国著名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他的唱本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结构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唱本之一。
玛纳斯奇是玛纳斯文化的传承人,而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倾听者——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段风景始于马背,始于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
1960年代,玛纳斯奇与调查组合照(后一行从左到右:居素普·玛玛依、萨坎·奥穆尔、帕孜力·阿比开、陶阳、刘发俊等工作人员)。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供图
“因为新疆比较大,早年间有好多牧区都是不通车的,只能靠人工步行或者是借着骡马等交通工具到老乡家里面去。”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柳文喜回忆,当时很多研究玛纳斯文化的专家学者甚至需要骑马深入牧区山区,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上世纪60、70年代,也有中科院的课题组到新疆来,他们当时都很年轻,还是大学生,还有像郎樱老师、刘发俊老师这些专家学者,来到我们新疆的草原上,和玛纳斯奇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进行采录研究和保护工作。”
他们和牧人长期生活,做了大量的文字记录,才得以使这个口口相传的文明落到纸上,得到妥善珍藏。而当远方的来客们在马背上、火堆旁、毡房里虔诚拼凑着这幅长卷的原貌时,也有羽翼丰满的草原雄鹰盘旋归来,守护着这方土地上的神祇。
“我是从1996年开始研究‘玛纳斯’,2001年正式担任《玛纳斯》研究室主任,到现在已经26年了。”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感慨万千,他生于厮长于厮,青年时横跨整个中国,远赴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回到故乡,从事《玛纳斯》的记录整理和出版翻译保护研究工作。2004年,新疆文联与克州人民政府联合成立《玛纳斯》汉译工作委员会,以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为蓝本,完成了对《玛纳斯》八部18卷23万行,2000余万字的汉译任务,历时17年。
从奔赴偏僻山区,到扎根案头工作,马背上,电脑前,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薪火相传,使玛纳斯文化的火种得以留存。
玛纳斯文化如何焕发生机?
文化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浪潮才能长足发展,是学界的共识。
别看“焕发生机”只有短短四个字,研究人员和有关部门却为之努力了很多年。对玛纳斯文化进行文本上的整理首当其冲,除去采风和收录,针对“玛纳斯”的出版和翻译工作从未停止。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文联多次召开国际、国内《玛纳斯》学术研讨会,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玛纳斯》研究室整理出版了居素甫·玛玛依、萨特巴勒德·阿勒等多位玛纳斯奇的唱本,各种文字、各种版本的《玛纳斯》研究论著更是陆续面世。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传播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走进牧区和乡村,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逐渐普及,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相当大。“很多传统文化在走向消亡,‘玛纳斯’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象。”柳文喜认为,转折点诞生于2006年。
2006年,《玛纳斯》成功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文喜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玛纳斯’的项目在民间被推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一些传唱人一定的经济补助和生活补助,该项文化迎来一个很好的转机。”
居素甫·玛玛依从8岁就开始学习演唱《玛纳斯》,直到96岁去世。他一生都在为《玛纳斯》的演唱和传承做贡献,在柯尔克孜族中极负盛名。
“当年民间文艺工作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了这位传承人后,就把他演唱《玛纳斯》的具体情况报告给了相关的文化部门和政府部门。有关部门也做了决策和批示,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从牧民转成我们新疆文联副主席,极大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
居素普·玛玛依。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供图
二位受采访者一致认为,“玛纳斯”将迎来第二次的发展高潮。而如何发挥英雄史诗的当代价值,是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提出,《玛纳斯》史诗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与当下中国各民族的互帮互助不谋而合,其勇于探索、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逻辑,同样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在这段时间里,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研究人员每天都在信心满满的讨论和研究下一步该如何开展工作,柳文喜直言:“我们希望能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运用现代科技的传媒手段,把《玛纳斯》制成动画片,做成动漫,做成卡通形象,把它做成缩减版的儿童读物、科学读物等,让‘玛纳斯’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精确英雄史诗文明内核,寻求与当下时代的共鸣,运用新兴科学技术探究文化表达的不同形式和可能性,或许是玛纳斯文化焕发生机的关键点。(完)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