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文艺发展势头强劲,呈现活力充沛、成果丰硕、影响巨大等特点。除原创网络文艺,文学经典的网络再生产也蔚为壮观,其中就包括《西游记》的网络改编。作为较早进入网络文艺领域改编的经典IP,在各大网络文学门户网站、视频平台均有《西游记》改编作品,改编类型也颇为齐全。从2000年开始,相关作品每年产量数以万计,遍布科幻、都市、历史、军事等类型,在网络领域彰显出强大的号召力。可以说,网络成为《西游记》再生产的重要阵地。
在今天,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文学经典无论在美育教化还是传播中国形象方面,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文学遗产。文学经典构建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和范式,彰显着中华审美的独特样式,是华夏审美文化的结晶。其进驻网络,与原创网络文艺一道,成为网络文艺的主体内容。然而,文学经典的网络改编尽管产量可观,内容仍芜杂参差,能够兼具艺术与市场价值的作品依然不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改编粗劣,成为网络写手练笔的“玩偶”。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生产方式不仅无益于文学经典的传播,而且还会折损其价值。如何做好文学经典在网络时代的再生产,使其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下真正焕发出新魅力,让文学经典与网络空间产生“化学反应”,是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1、形式创新与立意高远应相辅相成
在网络文学方面,网络重塑了文学创作的环境,形成一个融合商业资本、网民、网络作家等各种力量的生产场域,文学生产的逻辑发生了转换。粉丝构成网络文学阅读主体,内容生产逻辑由传统文学的“作者中心”向“粉丝中心”转换。随着网络文学产业化程度的加深,IP改编、线下出版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文学创作的粉丝倾向。创作与阅读的双向转换催生了网文的类型化走势,文学经典再生产也随之陷入类型化创作的窠臼中。
以《西游记》的网络文学创作为例。2000年,一部深受电影《大话西游》影响的网络小说《悟空传》引发网络文学风潮,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大话”风格的跟风戏谑之作,各种各样的“唐僧大话系列”“沙僧大话系列”“八戒大话系列”产生。这部具有作者理想主义色彩的改编之作,引领了“大话”风潮,却没有推动个性化创作,反而使创作走向窄向化。继70后作家“大话风”创作之后,80后、90后甚至00后新生代,也逐步涌入《西游记》网络文学生产的大潮中。比之前代开创者,新生代创作者没有开拓《西游记》改编创意的新路,而是深受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影响,在各种类型化创作中继续《西游记》的再生产,基本没有实现新的突破。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二次元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兼具形式创新与立意高远的独创性改编作品却乏善可陈。
创作于“作者中心”时代的文学经典,深植于传统文学精神土壤,每一部经典都具有其艺术个性。文学经典本身就是某一类型的典范之作,放弃自身的形式价值,盲目复制类型套路,抹杀文学经典的艺术个性,不仅不利于经典传承,还无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事实上,依托成熟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故事架构,文学经典完全可以成为新的网络创意类型的“开路先锋”,而不必在已有类型的怪圈之中兜兜转转。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经典的网络再生产应当另辟蹊径,突破类型化迷局,呼唤具有艺术个性的创意作品。
2、炫酷视觉冲击无法代替精良叙事
《西游记》也是网络剧片改编的热门资源。近年来,由西游IP衍生出的网络剧片数目繁多,但真正能够在观众记忆中留下长久印象的却屈指可数。总体来看,这些《西游记》的网络影视改编作品仍然没能走出电影《大话西游》的影响,人物形象固化,人物衍生思路类同,“恋爱+大话”在一段时间以来成了《西游记》网络改编的固定模式。
不同于网络文学个体化写作,网络剧片生产来自一个组织架构完整的制作团队,如果说阅读的点击率引导了网络文学写手的类型选择,那么,网络剧片的生产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数据分析的影响。近些年,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对于网络剧片的创作来说,大数据不仅可以精准分层用户,还可以精细捕捉到用户的内容选择,筛选出受众观剧高峰的桥段,淘汰受众快进跳过的内容。这些高峰桥段反过来成为网络剧片编剧与制作的依据,导致一些作品的生产逻辑从个体主导转向集体拼凑,改编后的故事仅仅是热门桥段的大拼盘,剧情架构不完整,甚至难以实现逻辑上的自洽。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量商业资本涌入网络影视制作领域后,虽然带来炫酷视觉冲击却无法带来精良叙事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尊重网络媒介生产的特性。数据分析无法也不应回避,但是在数据这一刚性参数指标之上,更应该意识到网络文艺仍是一门叙事艺术,文学经典改编应该强化叙事创意,服从叙事艺术规律,强调叙事逻辑和人物衍生逻辑。文学经典作为叙事艺术的典范,不应该仅作为新媒介艺术的试验田。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叙事资源,发挥经典叙事的艺术功能,才是文学经典改编应有之义。
3、价值引领和审美品位缺一不可
网络文艺不同于传统文艺,内容是由网络平台、网络受众、网络作家、网络制作公司等多方主体生产的,内容消费几乎完全依赖于粉丝黏性。因此,文学经典网络再生产有着不同于传统改编的本质规定。其创新性不能仅以传统文艺作品所要求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进行衡量,而要平衡新锐与通俗的关系,在大众接受的基础上创新。创新应接地气,即面向网络受众,要足够年轻化和通俗化。同时也应尊重网络媒介属性,弥合古典与现代的话语鸿沟,适应碎片化的视听要求,要有十足的“网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作主体可以隐没在大数据与点击率之下,我们既要立足大众趣味,又要倡导价值引领。网络碎片化的阅读与观看,不等于任意化的写作与破碎化的世界观。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秩序,提供的是一个多维的阐释空间,而不是一个可供肆意涂抹的白板。反本质、反深度的后现代思维绝不能是思考的终极方向,世界观与价值观仍然是叙事艺术之本,这是任何一种媒介艺术的底线思维。此外,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还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审美风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网络文艺尽管主要面向普通大众,经典改编仍不应降低经典所蕴含的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相反应该借力经典,找到经典文艺作品与网络空间的结合点,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化身网络文艺审美风潮的引领者。
在当下“后西游”写作浪潮中,开掘《西游记》多义阐发空间、延续西游文脉的《朱雀记》可圈可点。作品尽管仍是在网络文学流行的架空世界中虚构叙事,但并未就此回避现实,而是植入当代人的人生思考,回应现实人生命题。虽然浓浓的形而上哲思与直击人心的生命追问贯穿始末,但在这之后,作品没有走向宿命与虚无,而是以一种更加宏阔的生命伦理给予读者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全书最大的亮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从当前大众媒介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文艺已是当下颇为普及的新兴文艺形式,成为各种传统艺术聚合展示的平台。网络文艺与技术、产业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文艺形式之一。
然而,在当下阅读与观看媒介全面变革的时代,文学经典非但不能退出历史舞台,而应借助新兴媒介,焕发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储存空间和精准快速传播路径,让网络文艺由此而获得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与跨时空传播的可能。网络媒介的大众性与国际性特征,使其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力载体,对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文学经典应当借助当前网络文艺发展的东风,既借鉴原创网络文艺生产的经验,同时又尊重文学经典的独特艺术个性与价值,追求在创意生产上取得新突破,在新时代开创文学经典再传播、再生产的新天地。
(作者:赵 敏,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游记》跨媒介改编创意研究”〔18BXW053〕研究成果)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