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7月19日讯 (记者 秦金月)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分为八个章节,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推进黄河文物全面研究、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组织实施保障。《规划》首次将黄河流域作为规划对象,备受文物行业和社会关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称,编制出台该文件旨在推动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规划》明确,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支持黄河流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从资金、人员、技术设备等多方面协助相关国家开展文化遗产保存和修复工作。
《规划》指出,做好世界遗产申报管理。
支持黄河流域现有世界文化遗产提升保护管理水平,完善监测与巡查监管衔接制度,建设世界遗产地监测预警平台,提升已有监测预警平台保护管理水平。推进黄河流域重要文物申报世界遗产,重点推动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支持石峁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阴山石刻等世界遗产预备项目有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培育二里头、关圣文化建筑群等项目纳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基于黄河文化价值的多元内涵,支持开展相关军事遗产、线性遗产、文化景观进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预研究,支持秦岭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支持黄河流域的水利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