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无形的自然历史档案!“阅读”地名品味深藏的历史记忆

发布时间:2022-06-15 08:35:42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陈之殷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②】

光明日报记者陈之殷

编者按

5月1日起,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设立地名文化保护专章,明确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保护名录、做好档案管理、鼓励社会参与等要求。

地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是极易被忽视的文化遗产。它像一个坐标系,沿着其时空变迁,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更迭;它又似一本说明书,短短几行字便能让你了解此地的自然人文沿革。对于每个人来说,那些熟悉的地名也往往寄托着思乡之情、归属之感。我们与您一起探寻地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事、物,并就如何传承保护地名文化听取专家建议。

【记者观察】

一份无形的自然历史档案

在北京东城区闹市中,静静地藏着一条“史家胡同”,胡同中有一座小小的史家胡同博物馆。胡同长度虽然只有700米左右,却见证了无数岁月:它建成于元朝,兴盛于明清,保留了传统的格局面貌。这里曾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肇始之地,诸多名人曾居住在此。博物馆中对“史家胡同”名字的由来作了介绍:有一种说法是,胡同为纪念史可法而命名;另一种说法则是,此处曾经居住着史姓大户。

在北京,还有成百上千条这样的胡同。今年3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正式公布,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百花深处等598处。

翻阅这个名录,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胡同名,而在名字背后也都有不少故事可说:“杨梅竹斜街”得名于它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五道营胡同”是因明清时期军队驻扎此处而得名;“三保老爹胡同”最初是人们为了纪念郑和,给他的故居所在地命名,逐渐演变成了“三不老胡同”;“礼士胡同”最初因为贩卖驴骡被称为“驴市胡同”,到清末宣统年间废驴市,人们取谐音将其改为“礼士胡同”,增添了礼贤下士的文化意涵……

“一个地名或者一个地名体系,往往能将地区特色鲜活地呈现出来。同时,它也是一个文化价值系统,体现了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间历程和一定人群范围内的价值认知,具有凝聚共识、教化宣传、传承历史的显著特征。比如,北京老城里的一系列地名,体现了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文化特征。昆明城则多以动物为山水和城市命名,如长虫山、白鹤山、宝象河、盘龙江、金马碧鸡坊等,体现了西南地区独有的自然崇拜和文化特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鹤认为。

作为符号系统,地名或概括该地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地貌,或体现人类聚居赋予该地的特色定位,或体现自然与人文特色的结合。地名也能在人群中引起持久共鸣,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例如,甘肃的“敦煌”二字勾勒了西北大漠戈壁中的飞天浪漫;说到长安街,人们眼前浮现的则是首都十里华灯的庄严形象……“在我国城乡快速演进更迭的过程中,应予以地名保护足够的重视,保持地名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加强宣传,让公众认识到地名的文化价值,共同营造和守护美好家园。”黄鹤说。

具象的文化归属,温暖的心灵港湾

地名不仅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而且是人们心灵的归属。

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小郑,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这几年专注于研究家族族谱。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地名就是以先祖名字或经历命名的。“一位老祖宗,迁徙到某处,做了什么事,那个地方就可能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传个几百年,口音一变化,大家可能就不知道这个事了。”

他查阅了不少地名资料。“大至省份、城市,小到乡镇、村落,甚至一个亭子、一座桥,很多都有历史渊源。譬如益阳,本来是资阳,资江之北;安化、新化,战乱年代土匪出没、动荡落后,平定之后希望得到平安、施行教化。我家乡的镇子叫岳家桥,据说岳飞曾在那里驻过军;有个村叫洗澡坪,说是军队士卒在那里洗过澡。”在小郑看来,这些故事口耳相传,既体现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风土人情和美好愿景。

在方言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越发现许多地名与当地方言及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深刻反映了人们语言使用的变化。“比如嘉兴王店这个地名。在当地方言中,‘王’字音同‘阳’,是古音的遗存。吴江‘平望’在当地方言中音同‘平傍’,是为了追求顺口发生的语流音变。”在徐越看来,地名的演变、读音的变化过程,均有其历史来源,承载的是当地特色历史文化,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丰富资料。“建议将各地方言中的特殊地名读音加以记载、予以解释,帮助青少年和其他地方的人更多地了解地方文化。”

2021年12月31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与玉林南路交叉路口的地铁景风门站开通。住在附近的居民小王很好奇:“为啥不叫右安门站呢?”他发现,身边不少居民都对这个地名有些不解。对此,地名学者岳升阳解释说,景风门是金中都的城门,1215年被元军摧毁,以此命名体现了北京建都历史和相关考古发掘成果。

小王说,他看了专家科普之后,去查了相关资料。“明清历史还相对熟悉些,对金代我可以说完全不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

一份亟待守护的文化遗产

加强地名研究相关队伍建设,建立保护名录,出版图书,制作与地名文化有关的专题纪录片,开发文创产品,建设地名文化展示场馆……对地名文化的传承保护有许多方式。近年来,随着对地名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比如,重庆将“地名文化保护”作为2021年《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专章形式予以明确。2020年6月正式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是我国首部地方文化保护专项法规,其中明确规定“地名主管部门在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以及地名标志的设置中,应当注重对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月1日起,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更为地名文化保护带来了新契机。

2019年11月,一档名为《中国地名大会》的节目开始在央视播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的知识性趣味性迅速引发关注。在豆瓣上,两季节目的评分分别高达8.3和8.4。有网友说:“以地名为载体,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等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思想,比如对故乡的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等等,都是观众熟悉并容易共情的东西。”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工作人员王屾告诉记者,他们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挖掘地名里的文化气,唤起更多人关注地名。“我们发现地名有时和人名很像,都会纪念一些时间节点与事件,寄托美好希冀。”王屾说,“在同一个地名下生活的人往往会带有一种共同特征,不仅是外貌,在他的精神、气质、性格、生活方式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是最简洁的语言,却有最丰富的信息。千百年后的人们,如果还能通过名字了解到古人经历了什么,这种向心力是非常奇妙的。我们希望挖掘地名背后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以及他们生生不息的内核。”

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的王建富是《中国地名大会》专家组成员。30多年来,他跑了600多座岛屿,整理的地名信息资料字数以百万计,也在不断向大众科普地名文化,他的微信名就是“地名是种文化”。在他看来,这几年非常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地名文化感兴趣。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深深体会到人才的缺口:现在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每个城市每年新增地名量都远大于过去几十年,地名审批存在量大、时效性强的问题,压力很大。而地名看似简单,却涉及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多学科的知识,基层一线,更急需“活地图”“活词典”式的人才。

如何更好地保护现有老地名、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在有不少地名太没有文化气息了,几千年、几百年的文化,凝结在一个地名里,一旦武断地改掉,总觉得文化的传承被斩断了一节。”但小王也有疑惑,“历史地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是否需要考虑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生活便利?对于已经习惯了新地名,或是已没有历史遗迹留存的地方,是保留甚至恢复旧地名,还是与时俱进用新名字呢?”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微博上展开了调查。55%的参与者认为,应该让更多地名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但也有33%的网友建议维持现状,不影响生活是最重要的。

对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所有含有历史记忆的地名都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在过往历史中选择、接受并继承下来,成了今天熟悉的空间标识。对地名的维持或者改换,都要遵循稳定的宗旨慎重研究,既要尊重历史,也要考虑今天的应用。”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陈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07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