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
中轴线申遗文本计划明年提交世界遗产中心
今年5月下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何以“北京中轴线”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吕舟解释道:“故宫是一个建筑杰作,天坛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天与人的关系,北京中轴线则强调了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塑造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控制。”
吕舟介绍,北京市从2017年开始启动北京中轴线正式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争取在2023年年初,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报文件,以争取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
中轴线保护范围包含景观视线等
新京报: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中,《条例》与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都是核心技术文件,这三者分别是做什么的?
吕舟:申报世界遗产需要证明遗产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是否符合列入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表达遗产的价值,是否有良好的保护状况。申遗文本要对这些内容做完整的阐释,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文件。保护管理规划是保护工作的依据,在保护管理规划中要明确保护管理的方法,要划定遗产的保护区和缓冲区范围,规定保护管理要求;要制定对遗产的长期监测计划,对发生在遗产区范围内的文化旅游、建设行为等制定管理要求和措施。列入世界遗产是要让这一具有世界性价值的遗产得到永久的保存,立法则是确保遗产得到保护的法律保障。《条例》就是这样一个针对北京中轴线保护的专项法规。
新京报:具体而言,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立法的作用是什么?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吕舟: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对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同,比如对故宫的保护多在建筑群范围内,但是中轴线保护所涉及的范围更大,它不仅包括一系列的文物、建筑,还包括街道、水系、植物、景观视线等。比如,登上景山远眺,能不能看到西山,以及钟鼓楼看北海的视线、看西山的视线等,这些都需要考虑。
《条例》就是要把保护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通过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确保不会因时间推移,个人理解、把握的差异而出现大的变化。北京中轴线是个范围、尺度巨大的遗产,它的保护不仅涉及其自身,更涉及整个北京老城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山水格局。对这样巨大范围的遗产的保护管理就更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条例》立法强调社会参与
新京报:《条例》用很大篇幅规定了“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问题,您怎么看?
吕舟: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遗产保护同样也是全体人民共同意愿的表达,遗产保护更是要促进社会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精神文化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遗产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社会各个方面和公众广泛、深入的参与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才能发挥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身份认同、形成巨大社会凝聚力的作用。《条例》用一章的篇幅来规定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的内容,从政府向市民开放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社会和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等。在文物保护立法中强调社会参与,《条例》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新京报:您曾说,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应该如何理解?
吕舟:今天认识北京中轴线保护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跟以前把遗产保护仅仅作为一种行政或专业行为有很大不同。2018年以来,北京社会各个方面对于中轴线的宣传活动,本身就是促进文化身份认同、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过程。通过中轴线及北京老城环境的整治提升,中轴线变成串联起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相互关联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线索。北京中轴线作为遗产进行保护,也促进了人民对北京城市形态的认识,影响了城市未来的发展,南中轴、北中轴的延伸,本身也是北京的发展轴线。向北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南到大兴机场。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延续,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的交融,北京中轴线就是最典型的体现。
中轴线申遗文本已征求过各方意见
新京报:您去年12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介绍,今年申遗文本的要求可能有变化,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编撰进展如何?
吕舟:目前,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正等待专家审核。
关于申遗文本的格式,根据新版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限制篇幅的要求,申遗文本需要在限定的篇幅中清晰地表达遗产的价值及相关内容。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去精简文本。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基本完成调整,也征求过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国际专家对英文文本的意见。
新京报:去年,正阳门箭楼南侧发现了镇水兽,今年以来中轴线考古发掘有新进展吗?
吕舟:我们很期待对正阳桥遗存通过考古发掘形成更清晰和整体的认知,但现在还有待考古发掘的成果。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