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北京开展延庆区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

发布时间:2022-06-09 14:54: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中国网北京6月9日讯 (记者 秦金月)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北京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已启动,修缮范围包括延庆区大庄科3号、4号敌台以及2号敌台至5号敌台之间墙体400米。

据介绍,2021年,为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的研究,解决长城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以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挂牌为契机,北京长城保护工作由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延庆区大庄科段和怀柔箭扣段长城为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

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以长城考古作为第一步,从长城本体、长城病害以及长城赋存环境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参与、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宣传等工作,将“研究性”贯穿项目全过程,同时探索将长城保护工作“经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将数字化跟踪技术与实施效果评估与长城保护工作紧密衔接,是北京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重要实践项目,同时也为深入挖掘遗产价值,增强长城遗产的国际影响力奠定基础。香港黄廷方基金会捐赠一千万元资金参与该项目开展各项工作。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文化景观,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普遍价值。1961年起有关重要点段被分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八达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摸索实践“北京经验”

2016年6月,北京启动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彼时,正值“长城应如何保护”的社会讨论之中,箭扣长城的修缮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北京通过专家实地调研,完善设计方案,委托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现场监督管理,在保证长城本体结构安全的同时,保存了箭扣长城的原有风貌,赢得了公众认可,为全国长城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示范的作用。此后,箭扣长城于2017年、2019年、2021年相继开展了二期、三期、四期修缮工程。

2019年起,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长城抢险加固工程,通过明确范围、细化流程、确定标准等工作,建立专家库咨询制度,制定工程方案的审批程序,对长城保护模式进行理念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以支顶加固为主要方式,重点解决排水不畅、坍塌滑落、墙体开裂等问题,最大程度长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截至2022年6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北京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共计50项。这些抢险工程通过网络发布、纪实电视片、现场交流、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2020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总结提升了箭扣长城保护理念和实践经验方法,旨在深入开展长城保护理念与技术的研究、实践和推广,对全国长城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效果。

2021年,为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的研究,解决长城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时间、技术、经费等诸多问题,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以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挂牌成立为契机,北京把工作重心由长城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和怀柔区箭扣长城为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通过以考古挖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展示利用为目的的实施方式,摸索“慢慢修长城,边修边研究”的经验模式,力争总结出一套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北京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前期工作成果

北京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从长城本体、长城病害以及长城赋存环境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参与、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宣传等工作,将“研究性”贯穿项目全过程,同时探索将长城保护工作“经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将数字化跟踪技术与实施效果评估与长城保护工作紧密衔接,是北京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重要实践项目,力争通过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能够在国际遗产保护修复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该项目是以价值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创新实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对文物本体的抢险和修缮保护,注重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相对地,对文物所内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挖掘,影响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传承和展示传播。开展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是一种遗产保护理念在保护实践中的探索,是为更全面深入立体认识长城价值,是为了让长城精神更好融入当代生活、助力文化自信建设,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长城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长城考古工作是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的第一步,是以配合长城保护方案的制定为主要目标,具体内容为明确长城建筑四至、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工程作法、建筑间的时代早晚关系。尝试明确导致长城产生各类病害的根源,为科学编制保护方案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依据。

据介绍,北京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目前取得的工作进展如下:

1.明确了延庆3、4号敌台的地基作法。两座敌台在营建前均在原山体岩石上开凿基槽,其中4号敌台因距离山崖较近,先将山崖岩石劈凿后,再开凿基槽。上述作法尚属首次发现。

2.明确了3、4号敌台的建筑形制。考古发掘基本复原了敌台的建筑形制,显示与周围的2号、5号敌台基本一致,属同一时间段营建。

3.明确了长城废弃后的状态,特别是4号敌台的坍塌过程。

4.明确了该段长城墙体的地基作法,3座敌台所连接的3段长城墙体地基作法有3种。种类丰富。

5.明确了登城便门的建筑形制与结构。

6.明确了植被对长城建筑的影响,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照。

7.本次延庆大庄科研究性修缮工程项目将前期专业性、规范性的考古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其意义还在于实际工作体现“长城是古建筑与古遗址两种遗存形态并存、以古遗址遗存形态为主的文化遗产”,通过规范化的考古工作改变以往简单的将长城视为建筑,将坍塌部分视为“建筑渣土”进行清理的粗矿做法,认真的对待全部的遗迹现象。

8.本次的考古将与后续的勘察修缮紧密结合,对考古清理的所有建筑构件及材料进行有序分类码放,尽量对应前期勘察的分段钉桩,以便后续修缮中的构件归位更加接近初始情况。

9.本次考古除注意遗迹遗存信息外,还将努力辨识敌台或墙体残损至坍塌的时序、形态,探寻其可能的损毁的原因,为修复工程“度”的把控提供可能的依据。

10.本次考古过程中将尽量开展多专业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研究,从而打破专业自身固有的认知方式,共同研究大庄科长城形制、建造工艺乃至材料加工、残损及病因,并探讨后期修缮加固方法。

11.考古工作的全过程影像记录将帮助后期总结回顾、发现问题,为将来的砖石质长城考古工作提供帮助。

1号便门考古前(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1号便门考古后(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2号便门考古前(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2号便门考古后(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3号便门考古前(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3号便门考古后(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3号敌台考古前(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3号敌台考古后(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4号敌台考古前(东向西)(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4号敌台考古后(东向西)(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