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科技赋能文化 更好服务人民

发布时间:2022-06-06 09:44:33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王珏等 | 责任编辑:谢荣宇

武汉革命博物馆

实现馆藏革命文物智慧管理

本报记者王珏

在湖北武汉武昌江边,一条名为都府堤的街道,吸引着慕名而来的观众。这里是武汉革命博物馆所在地。这条长度只有417米的街道上,坐落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在内的革命旧址和场馆。

近年来,武汉革命博物馆以科技赋能馆藏资源管理和数字化利用,启动藏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曹波说,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武汉革命博物馆创新博物馆藏品管理服务模式,做好新入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建立文物数字账本,对现有的馆藏文物资料分期分批次做好文物信息化、数字化工作。打开“武汉革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进入“语音导览”栏目,观众可以在线获取语音导览,获取“私人定制”的讲解员。点击“全景展馆”,观众可以从空中到地面720度观赏场馆全景,更可以进入到展厅内部,细细参观陈列展览,足不出户享受高清游览体验。

在传播方面,武汉革命博物馆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管理支撑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手段,武汉革命博物馆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服务于展前、展中及展后全流程,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博物馆游览及公众服务、文化传播平台。另一方面,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找出最受观众喜爱的游览区域、文物及活动,不同时间段的客流热力分析、观众情感分析等,支撑博物馆游览服务、文化推广决策。

今年,武汉革命博物馆对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升级。观众通过实名制预约,扫码进馆参观。博物馆可精准掌握观众健康状况、进馆时间、进入场馆情况等。曹波说:“下一步,我们要实现对馆藏革命文物智慧管理、保护和展示,全面提升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水平,为文物数字化修复、文物历史研究、文物展示等提供数字基础和平台,同时,加大自助导览在全馆的覆盖范围,开发更多的公众服务功能,建立起和观众持续互通、互动的互联网文化社区。”

近年来,科技不断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强化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拓展革命文物运用方式。为此,各地纷纷展开探索。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红岩文化展演与传播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抓手,通过曲面投影、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推出“馆长说党史”专栏,依托新媒体手段,用故事化的讲述和通俗的理论阐释讲说党史。浙江湖州市南浔区红军长征追踪馆借助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多媒体、幻影成像等展陈手段,打造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红色电影等内容,增加和观众的互动。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智慧博物馆等创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增强代入感、沉浸感、愉悦感,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

把实验室搬到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王明峰

在窗明几净的考古大棚内,一个个祭祀坑被隔成一间间考古发掘舱,考古工作人员穿着专用的白色服装,井然有序地工作着。走进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现场,仿佛走进了现代化的工厂车间。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开创性地将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能够通过最新的环境调控系统,将现场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止文物在发掘过程中氧化、损坏。

据了解,在当前的考古发掘中,实验室考古已被广泛应用。考古工作人员将考古发掘的各类文物运到实验室,在实验室内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测定考古发掘所获古代遗物的材料成分、各种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值、遗物的绝对年代。此前,实验室或远离发掘现场或在发掘现场附近,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将实验室直接搬到考古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这在中国考古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每个祭祀坑上方设有一个可升降的桁架,考古人员可以通过桁架,升降至祭祀坑上方,在桁架上实现“悬空”考古发掘。“相当于把人吊在‘吊篮’上进行发掘。”冉宏林说,这种无接触考古,也便于考古信息最大程度保留。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采用网格法,对祭祀坑的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研究。考古工作者采用层层分析的方式,便于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同步开展、同步进行。每发掘一层,考古工作人员都会进行数字记录,并对提取的文物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维激光扫描等,让考古发掘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科学、全面、准确。

在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还看到,除了考古发掘舱,考古大棚内还设有声光电智能化设备、应急保护实验室和库房。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谢振斌举例说:“我们对4号坑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并经过贝叶斯统计树轮校正计算,得到4号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年至2966年的时间范围之内的结果,属商代晚期,为三星堆4号坑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通过X射线探伤、CT扫描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3号坑出土小铜人像采用芯骨铸造工艺;发现玉管钻孔方式分为对钻和单面钻两种类型;孔道加工分为经过打磨和未经打磨两种类型。”

冉宏林介绍,在发掘区的外围,也设置了全套环境监测设备,对土壤酸碱度、温度、湿度、风向等进行专门监测。据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在科技考古方面,谢振斌说,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我国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实验室考古、青铜器科学研究、出土文物分析技术、环境考古、科技测年、出土象牙保护材料研究、出土骨渣样品与象牙DNA测定、象牙与海贝来源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研究、冶金考古、玉石器研究、祭祀埋藏学观察与埋藏过程研究、灰烬沉积物微形态分析、考古物探技术、科技考古装备研发等方向的多学科研究。

冉宏林说,除了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中创新设计的多功能考古发掘操作系统,集360度升降可旋转的平台、扫描平台、拍摄功能等于一体。声光电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专家远程分析“会诊”……这些在考古发掘中探索创造的新技术和方法,为考古发掘提供强大支撑。

佛山文博事业

博物馆在线上“活灵活现”

本报记者郑海鸥

广东佛山市民钱枝希最近迷上了在网上参观佛山的博物馆。“不用专门入馆、不用担心珍贵展品没展出、不用害怕人群聚集,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沉浸式的体验,非常棒!”钱枝希说。

佛山致力于让观众在数字博物馆能“身临其境、自由行走、自由参观”,甚至实现实时真人导赏,应用多项最新科技,让博物馆在线上“活灵活现”。

近年来,VR(虚拟现实)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文博场馆中,让观众可以在线参观。但从模型和容量来看,VR的模型较小,能容纳的内容有限;从参观视角来看,VR只能做360度展示,观众也仅能跟着设置的路线进行跳转,没有连贯性……

许多参观者留言:能否突破技术瓶颈,让在线博物馆游览更有意思、更加丰富、更接近线下体验?

2021年以来,佛山集中开展公共文化设施“效能革命”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设施使用率不高、设施存在感不强、公众参与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佛山探索文博事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建设佛山市AR(增强现实)数字博物馆新互联网平台,对VR进行升级和迭代,带来沉浸式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并建设数字展厅集群,有效拓展了博物馆服务空间与效能。

“VR参观的时候,展陈的内容清晰度不高,如果要对某件藏品进行详细了解,即使是放大到最大倍数,仍然比较模糊。而AR可以容纳几千张高清图片和多个时长不超过一小时的高清视频,能够对博物馆的藏品和活动进行更为清晰且完整的展示。”佛山市博物馆馆长曹学群介绍。

“每个博物馆可以看的内容很多,但是VR展厅只能看到一部分。有些内容由于没有提供,我们就无法观看。”市民沈志倩说,“AR展厅就像是真实的博物馆,观众不再局限于博物馆设定的参观内容,可以看到展厅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有人想看博物馆角落里的消防栓,只要走到它面前,都可以一览无遗。”

在AR展厅,不用害怕人群扎堆或者其他因素带来的个体参观不便等问题,观众可以自由参观,自由转换角度,还能对藏品进行任意缩放,甚至比在线下场馆看得更清晰。

数据显示,去年5月至今,佛山市AR数字博物馆新互联网平台的参观人次已超过240万。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表示,新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与实体的结合,让观众看到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随着网络速度的加快,以后还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在数字展厅参观时,人们遇到问题或想深入了解展品时,许多参观者都想咨询讲解员或导赏员。佛山努力探索把最新的科技应用到博物馆管理中,结合三维模型重建算法、即时语音通信以及远程互动协作系统,开发和完善AR展厅真人导赏功能,让观众在线参观时,只要呼叫讲解员或志愿者,就能进行实时沟通。

“我们正在加大社会导赏员的培训力度,将爱好博物馆的各界人士发展为志愿导赏员,他们将在接受培训后上网为观众提供导赏服务。”陈新文说,“这一举措也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博物馆爱好者的热情,并逐步加深对文博知识的了解。一传十、十传百,可以预见,这些志愿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传播文博知识的行列中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