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5月18日讯 (记者 秦金月)5月18日上午,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启动式在线上举行。
启动式上,北京地区行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六位馆长代表这三个博物馆群体发出《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倡议书》。倡议书面向社会,表达了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勾画出北京博物馆之城的美好前景。
以下为倡议书全文:
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倡议书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进入新时代,北京正在加快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博物馆事业也迎来历史最好机遇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博物馆之城”建设目标,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签订共建“博物馆之城”协议,社会各界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热情高涨。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北京博物馆资源丰厚,现有备案博物馆204家,还有各类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场所成百上千处。我们不仅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博物馆,还有一大批中央及北京市所属的行业博物馆、在京高校博物馆及众多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国有博物馆,这是我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坚实基础与雄厚力量。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著名古都,被誉为“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整个北京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充满生机活力,令人流连忘返。每一座行业博物馆就是一部行业历史发展进程的教科书,每一座高校博物馆就是一个特色育人的大课堂,每一座非国有博物馆就是一张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他们共同构筑起北京“博物馆之城”的骨架梁柱。
博物馆作为阵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先进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点亮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博物馆作为宝库,承担着珍藏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阐释弘扬人类真善美精神真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通过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博物馆作为桥梁,是连接社会公众的窗口,承担着服务社会公众文化需要,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赋能!
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需要我们这支中坚力量!
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我们交流中外文化、传播艺术。
在每一座博物馆里,我们欣赏古今精品、向美而行。
让所有公众,都有机会接触文化、科学、艺术,尽情遨游知识海洋。让所有观众,都有地方欣赏文物、文艺,不断提升文明素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述厚重的历史,奏响时代的强音,肩负起时代的机遇与社会担当,传承科学技术基因,释放文化艺术力量。
建设北京“博物馆之城”,让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努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