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之际,诞生了一个名为“玲珑壹壹”的潮玩IP。这只紫色的“松鼠”结合了技术和历史,也包含了如今数字潮流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的融合,这也是当下“国潮”的特点所在。近十年来,国潮在中国逐渐发展,进入了不同的生活领域。国潮是什么?如何利用数字化来传承文化?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几位清华大学的教师,他们从各自的参与和视角探索了这些问题。
“年轻”的国潮
近日,恰逢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清华·万物数字非遗国际创新坊推出了首位“同行大使“,来自”元宇宙”数字潮玩——玲珑壹壹。这只紫色松鼠的设计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祝卉,其灵感来生活在清华园常青藤树林中的松鼠,它的数字尾巴记录了清华的一个个历史节点,而名字则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命名的新物种“玲珑仙兽”有着联系。
根据介绍,玲珑壹壹将充当沟通非遗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桥梁,而在讲述超过百年的漫长历史之外,它的诞生也反映了如今还相对“年轻”的国潮的发展。日前,清华国潮文化经济发展与传播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杭敏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国潮是将大众识别度高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商品或服务中,获得更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国潮进行到现在,更多是传统文化与消费理念的结合。
清华·万物数字非遗国际创新坊 同行大使官宣
在杭敏看来,国潮的流行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以及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此同时,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正在让整个市场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而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来看,国潮在中国的流行可以从日本获得一些启示。“日本作为亚洲最早触及西方文化的国家,吸纳并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再进行世界范围的输出,潮流文化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杭敏说道,“日本设计师川久保铃、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等,他们能够震撼西方时尚界、影响全球时尚趋势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吸收不同的欧美文化,更将这些内容与自身文化相融,日本时尚文化带给世界的震撼,并不仅仅在于设计本身,更多的是文化的承载,而这是我们始终缺失的内容。”
说到未来国潮的发展方向,杭敏表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文化符号。“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虚无的概念,需要一定的载体去呈现、去表达。”她坦言,当前国潮中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的设计很多流于表面,也十分零散,缺乏系统性、规模性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设计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承载文化的使命。与此同时,“现阶段我们仍然缺乏沉浸式文化空间的打造。人们更多的是文化元素的看客而非参与者、互动者,我们传递文化的方式过于单一,未来的国潮一定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大众日常中。”
从“戈壁滩”到日常生活
2021年初,清华国潮文化经济发展与传播研究项目组与文化艺术机构万物大集展开了一系列合作。项目组成员和艺术家们共同走访非遗文化之城敦煌,进行探索与研学之旅,在古丝绸之路上寻找创作灵感。其中的有一些作品后来出现在11月的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形式涵盖绘画、雕塑、数字艺术以及限量版艺术潮玩。
姜斌,《万物 . 窟宇宙系列》- 机械西天王,数字艺术,2021
姜斌,《万物 . 窟宇宙系列》-卫星鹿,数字艺术,2021
艺术家姜斌的《万物.窟宇宙系列》便是诞生于这一趟敦煌之行。他从莫高窟的壁画上火的灵感,将传统西天王、九色鹿形象与现代航天科技元素结合。在他看来,国潮的核心是“传统的再创新”,用更容易被当下大众所接受的方式来展现传统形象。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兵的《大地之子》系列则完成得更早。2016年,他在甘肃省瓜州的戈壁滩上完成了这件大型雕塑的创作,作品刻画了一个躺在大地母亲身上的婴儿形象,艺术家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董书兵表示,在辽阔的西北空间,他希望以大自然为媒介,让人们与土地产生共鸣。
董书兵,《大地之子》红砂岩 ,2016.
“敦煌艺术是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各个时代敦煌的历史与社会。”董书兵说道,“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是我国佛教文化艺术中集大成者,尤其是唐代雕塑造像给了我很多灵感……这些造像不是凭空的想象和捏造出来的,而是以真人为蓝本,用对神的幻想来表达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宗教性的弱化,让此类造像艺术进一步世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就是加速文化的交流与流通。”在ART021上,董书兵呈现了《大地之子》的另一个版本:他运用玻璃钢材质与纳米喷镀技术,结合各种传统色彩,完成了一系列缩小版的雕塑作品。在他看来,公共艺术需要唤起人们对于现实、对于生命的思考,而出现在展会中的作品则试图进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文化形象内涵已经进入人们的心中,也为艺术领域提供了许多养料,而艺术家的再创作需要考虑人们的接受度,“比如说对于敦煌文化,我们就需要在纷纭的元素中寻找一些具有传承性的、内涵丰富的代表性元素,让大众不会产生一种文化疏离感,会自然而言接受你再创的内容。”董书兵对澎湃新闻说道。
数字化非遗
随着NFT艺术等形式的兴起,传统文化与艺术也被卷入了数字化艺术的浪潮。在《非遗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应用》一文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烈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写道,“非遗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相关的制成品、原料、工具、场所、道具、服饰、文本等物质存在,并不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也不是展示的核心,其传承人的表演、制作的过程,才是非遗项目的主体,是展示与传播的核心内容。”因此,数字化的展示方式有传递非遗形态和魅力的潜力。
日前,清华大学中意基地将与万物大集共同发起的“清华·万物数字非遗国际创新坊”中,将启动“东方当代生活方式:100x100计划”,分别邀请百位著名艺术家与百名非遗传承人,以及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士深度体验非遗文化,与非遗传承人和潮流设计师达成跨界合作,用设计让非遗文化走入当代生活。
清华·万物数字非遗国际创新坊项目负责人王旭东介绍道,该计划将引导非遗传承人参与非遗数字化过程,借助智能技术给予非遗爱好者切身体验,也借此吸引更多当代青年投身非遗文化保护中。此外,清华中意基地与万物大集还将建立“数字非遗城市图鉴”:通过搜集、整合、记录不同地区的非遗经典图样,以数字化方式解决非遗核心技艺代代递减的问题,通过传统再创造,让古老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非遗数字化成为了国内非遗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非遗数字工作,用数字化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记录,加强非遗档案和非遗数据库建设,推进非遗档案和数据资源的社会利用,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王旭东说道。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