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我国非遗学学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冯骥才等专家学者正式启动教材编写

发布时间:2022-04-29 11:00: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中国网4月29日讯 (记者 秦金月)4月2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线上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

2021年10月,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代码99F1)落户天津大学。该学科的正式设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全新历史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而此次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既是启动非遗学科教材编写,也是向社会披露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最新建设进展。

据悉,首批非遗学科教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未来还将启动文化遗产学、田野调查方法、传统村落保护等各类教材的编写。

天津大学副校长郑刚向冯骥才颁发聘书(主办方供图)


记者了解到,自本世纪以来,以著名作家、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界和学界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整理、保护了中华大地上浩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迅速消减的传统村落建立了一批文化档案。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将非遗家底基本摸清。据《光明日报》报道,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共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1557项;已认定的传统村落有6819个。但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则令人揪心:“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方面认为,如此庞大又缤纷的历史文化财富,保护难度巨大,且非遗是一种活态存在,既缺乏可资借鉴的保护经验,其自身又在市场中易受利益的驱动和左右。若没有一整套科学的保护标准、方法和制度,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非遗一旦失去本色,便会得而复失。冯骥才曾以《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为题建言,系统阐述了“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观点,明确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设置成为独立学科的建议。

“我们现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就是‘非遗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事件。”在4月28日的启动会上,冯骥才说。

冯骥才发言(主办方供图)


冯骥才认为,高校里有三件事对培养非遗保护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一是教材编写,二是培养目标的确立,三是就业出路的畅通。

针对教材编写,此次会议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潘鲁生、向云驹、苑利、顾军、方明、唐家路等12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首批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的编写工作正式启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大学特聘教授向云驹,教育部高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唐家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郭平,分别担任三卷教材的主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主编向云驹在线上介绍编写思路(主办方供图)

《民间文艺学教程》主编潘鲁生在线上介绍编写思路(主办方供图)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力求涵盖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的主要领域,填补非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空白。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研部成立教材编辑室,首批三卷教材拟于年内完稿,新学期即可在教学中使用讲义。

在启动会上,冯骥才再一次阐明了非遗学学科设置对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和非遗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教材工作对非遗学学科的重要价值。在教材编写之外,他还提出要找到非遗学科的独特教育方式,同时注意将教育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所谓培养目标,一是非遗研究人才,一是非遗管理人才。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启动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是我国非遗学学科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