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朱春燕 潘聪 彭俊):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如何理解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数字经济更好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服务?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央视网特别策划《对话·数字经济》系列报道,与代表、委员对话,请他们从不同角度,谈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解读和分析。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理解和表达真善美的习惯和经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表示,数字化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时空,数字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在更好地被传承和发展。
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以数字化的方式被保存、传承,传统文化元素以数字化的表达,呈现在世界面前。
潘鲁生表示,数字经济下,消费者也是新产品的“合伙人”,国风国潮的兴盛,曹县汉服的风靡,都蕴含着传统文化数字化升级的“密码”。
央视网记者:数字化和传统文化,如何理解二者的不同与联系?数字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意味着什么?
潘鲁生:首先,数字化的技术也直接服务和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举个例子,我们民间文艺有采风的传统,历史上,《诗经》中的《国风》就来自对民间诗歌的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又对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数字化条件下,我们有机会把这一系列数字化的文献成果进一步研究、编纂和出版,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促进民间文学和民间工艺的系统化留存和普及、传播。这也是我们新时代民间文艺的重大工程。
第二,数字生产力的发展,深刻作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举个例子,传统工业时代,生产者要通过大量的“广告轰炸”来促进消费者的认知,带动销售。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实时以数据的形式反馈给生产者,消费者本身就是新产品的“合伙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数字经济形势下,国货国风国潮的兴盛,说明了在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共同发力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崛起,这是在公众普遍需要、广泛共鸣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
所以,数字化是科学技术,是信息传播、接受和反馈的路径,是生产和消费的组织方式,承担着技术手段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文化艺术,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理解和表达真善美的习惯和经验,具有内容内涵的意义。
二者结合,赋予数字化以文化的底蕴,也使传统文化更容易融入当代生活。应该说,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传承和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
央视网记者:倍受好评的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是一次用数字科技表达传统文化的盛宴,您是冬奥开幕式视效设计团队的专家顾问,在您看来,此视效创作有哪些启示?
潘鲁生: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视效设计,是数字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文化精神、美学精神与数字科技的结合。一片雪花的浪漫,二十四节气的中国传统时间观,运动员入场时地面投射的中国门、中国窗的空间观,等等,这一些意象、智慧和精神,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完美表达。
二是中国符号、中国意象、中国境界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比如,反复出现的中国结,交织联结、相互联通,就是以一种具象的形态诠释了世界的关系。
三是中国的文化观、世界观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我们的冬奥开幕式,是中国人民敞开胸怀的一种表达,是一起向未来的一种展望,这种开阔的视野和胸怀通过新的科技语言,实现了很好地的诠释。
由此启示我们,文化的发展就像一条大河,奔涌不息,充满活力。我们的取用传承,要带着一种发展的眼光,要把握最深的精神实质,要勇于以创新的技术语言去表达和呈现,越是这样,越历久弥新,带来共鸣。
央视网记者:您是山东曹县人,我们知道曹县就是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您认为曹县经验的“密码”是什么?
潘鲁生:我的家乡曹县,是历史文化的名城,也是今天的“网红县”。古老的家乡抓住了时尚的潮流,勇于接受和运用新技术、新传媒、新理念,去开展营销、带动生产,在数字经济中,闯出了一条路。
我想,曹县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千千万万城镇乡村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数字经济机遇的经验。其中,有相通之处,也有需要因地制宜分析和把握的内容。
以汉服产业为例,曹县的汉服生产销售已达到相当规模,而汉服的兴起主要是年轻一代在网上掀起的热潮,曹县汉服要发展势必借力网络文化和网络经济。如果关起门来搞生产,不与年轻一代的时尚浪潮实施互动,势必错失机遇。
数字经济以真实的、实时的大数据告诉我们消费者需要什么、喜好什么,我们的县域生产,我们全国数千个淘宝村,都在于,在自身资源和市场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也是我国数字经济为县域、为乡村带来的活力和驱动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