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文学史中,父亲或者父子关系早已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认为,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朋友。
在作家叶兆言看来,每个人都想走近自己的父亲,但结果无非两种,其中一种就是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小说《通往父亲之路》中,小说主人公张左想要走近自己的父亲,但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
“鲁迅谈起章太炎先生,我祖父(叶圣陶)那辈人谈起鲁迅先生,我父亲谈起祖父那一辈,然后就是我谈起父亲和他的朋友。一句话,我们都成了九斤老太的后人,历史仿佛早已写好了,注定了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似乎都不可能再超越父辈。”叶兆言说,他就是“想写一些中国式的父子”。
“其实《通往父亲之路》这本书,它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我甚至会想读者看过之后会不会也去反观与想象自己通往父辈的道路。”这是65岁的叶兆言首次直面、致敬并反思父辈的小说,也是他想写很久的作品。
肉体血脉与精神血脉
中篇小说《通往父亲之路》讲述的是一对父子的故事,是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更折射出一个家族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主人公张左出生不久,父母即因情感不和分开,母亲再嫁父亲另娶,他自幼由外公魏仁与外婆抚养,一手漂亮的书法与随遇而安的性情亦来自外公的熏陶培育。其父张希夷是外公魏仁的得意弟子,师从魏仁学习甲骨文,二人虽无血亲但志趣相投,堪称精神上的父子。张希夷与张左,因未生活在一起,情感疏离,干校三天的单独相处是两人一生中难得的亲近时光。
魏仁、张希夷、张左三代人,是父子或师徒,有恩亲,也有离合与疏近。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成为国学大师、学界巨擘,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张左只剩下一个身份,那就是国学大师张希夷的儿子。文中写道:“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
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通往父亲之路》所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从书中几组特殊的人物关系可一窥究竟。魏仁师从张希夷祖父张济添学习古文字学,张希夷则师从魏仁学习甲骨文,他们精神相通、志趣相投,更胜于一般的父子关系。张希夷与张左虽为父子,但精神疏离,缺少沟通与情感基础。此外,外公魏仁在抚育张左的过程中,实际承担的是父亲角色的教养工作,堪称张左“精神上的父亲”。如此来看,通往父亲之路,其实不局限于肉体的血脉相连,更是对精神血脉的指认与传承。
一直以来想写的一部书
叶兆言关注精神血脉的承传由来已久。祖父叶圣陶、伯父叶至善与父亲叶至诚都是“著名人士”——出身文化世家的他,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耀眼明星是其家中常客,祖辈与父辈的特殊经历,对其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叶兆言从历史的缝隙中,发现他们的来路与去处,对20世纪中国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命运投以持久的观照与反思。准备写小说时,“打算写一部《战争与和平》那样的长卷,对象是中国的几代知识分子,从章太炎那辈开始写起,然后过渡到我们这一代。”这个野心并没实现,至多也就是在后来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中,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这一系列散文随笔就是叶兆言最经典的一套非虚构文集,包括《陈旧人物》《陈年旧事》《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诚知此恨人人有》。
这套书有开始,却还没有完结。没有完结的部分,叶兆言写在了《通往父亲之路》中,“这是我一直以来想写的一部书”,承载着当初幼稚念头和未曾实现的野心。
小说的原点是叶兆言的一段少年记忆,然后它慢慢长成了一个故事。回忆的主角是他的祖父和伯父,彼时伯父还在干校,祖父和伯父总是写信交流“如何养牛”。他一直帮两位长辈送信、收信,觉得两个知识分子整天谈的都是牛的事,特有意思。“真实生活中,我伯父和我祖父光是通信就写了很厚一本书,谈的全是怎么养牛。”这种来自生活的经验拉长了作品的空间,也赋予小说更真实可感的质感肌理。
通往父亲的道路太过漫长
《通往父亲之路》涉及一系列宏大命题:家族与时代的关系,亲近、疏离的父子关系,知识分子精神命运的变迁,等等。
从开头的张左出生到结尾的花甲之年,半个多世纪的成长经历被高度浓缩。南京大学教授吴俊读完本书,感慨“很有些痛感,终归于平静。克制,源于善意”,恰如其分。
《通往父亲之路》书名取自诗人多多的一首诗《通往父亲的路》,“……我们身右/跪着一个阴沉的星球/穿着铁鞋寻找出生的迹象/然后接着挖——通往父亲的路”。叶兆言与多多作为同时代人,小说与诗歌以相近的书名彼此映照,遥相呼应,意境绵长。父亲的形象模糊不定,而通往父亲的道路太过漫长。如果父亲是一座山,翻越过去,不仅需要理解与敬意,更需不惧山上乌云的遮蔽,幽径的迷离。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