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5日讯 (记者 苏向东)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朝阳区“两会”上获悉,近年来,朝阳区举全区之力推进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已超过5万家,是2016年的1.4倍,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数量创历史新高,占全市近四分之一。2021年1-10月,实验区1336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产业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全年收入突破1500亿元。实验区已经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金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形成系列“首创”成果
示范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朝阳区充分发挥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创新,形成系列“首个”“首创”成果,探索出系列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模式。先后出台“政策30条”,实施助力企业成长的“蜂鸟计划”等系列政策,发布全国首个反映区域文化产业带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数——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指数(2020),形成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形成全国首个以信用为纽带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成立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率先建成全市首个线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发起成立首支区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推动设立北京银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杭州银行朝阳文创支行等特色文创支行,构建形成“两个闭环”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其中,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企业信促会已为1500余家文化企业信用融资231亿元。积极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发起成立全市首个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和全国首个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形成联动京津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协同发展机制。
深入实施“文化+”战略
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据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薛琳介绍,近年来,实验区主动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潮流变革趋势,深入实施“文化+”战略,积极构建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贸易等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率先出台了全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借助科技手段、资本力量、贸易路径,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指导电子城·新媒体创新产业园、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打造文化科技特色园区,推动E9区创新工场、新管庄科技园等升级成为新型科技智慧园区,在这些园区内涌现出了网络新视听、数字文旅、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文化+科技”成为园区发展新趋势。引进培育了全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企业央视频、智能影像领域独角兽企业影谱科技、AI技术赋能数字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时趣互动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星罗棋布的文化科技企业,使实验区的创意氛围和文化活力得到不断提升。区域内现有全市三分之一的上市(挂牌)影视公司、上市(挂牌)广告企业、头部品牌设计公司,文化品牌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全国文化品牌企业总部基地。
建设“三区”“四中心”
2025年收入将达20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验区将努力建设国际数字文化引领中心、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心、国际文化传播交互中心、国际文化资源汇聚中心,全力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十四五”末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不低于10%。到2025年,区域内上市挂牌文化企业达到55家,新增“蜂鸟企业”150家,培育引进一批年收入过百亿的旗舰文化企业,重点打造10家左右产业特色明显、经济贡献大、综合实力强的文化产业精品园区,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改革创新经验模式,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