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北京周口店遗址等4个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发布时间:2021-10-20 13:54: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中国网北京10月20日讯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活动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北京琉璃河遗址、北京大葆台汉墓、北京明定陵4个项目入选。

一、北京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考古发现了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遗迹。

北京猿人复原像

1918年,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考察。1921年,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拉开了北京百年考古的序幕。1926年,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2枚人类牙齿化石被命名为“北京人(Peking Man)”。1929年12月2日下午,裴文中先生主持发掘时发现北京猿人第1具头盖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周口店遗址先后历经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代表40余个个体的直立人的骨骼材料。

北京猿人的两级牙片

新洞人牙齿化石

周口店遗址有系统编号的地点共27个,在第1地点发掘出代表40个个体的直立人阶段的头骨和肢骨化石,在第4地点出土一枚早期智人的牙齿化石,在田园洞、山顶洞出土代表9-10个个体的晚期智人头骨和体骨化石。在第1、第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出土了十几万件石器和大量的更新世动物化石,在第1地点发现人类最早的用火的证据之一,在山顶洞则出土目前我国最早的墓葬和装饰品。

猿人洞

因为北京猿人的发现,直立人这一在古人类演化中最重要的阶段得以确立,这是人类演化史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北京猿人在周口店生存了几十万年,这是直立人留下的最漫长、最完整的记录,是复原直立人体质演化过程、生存行为特点、技术文化面貌(包括石器技术、用火肇始、狩猎的能力与方式、栖身处所等)和环境背景的资料骨架。在第15地点和山顶洞还出土了距今十几万年和距今2万多年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这对直立人向晚期智人(现代人类)的过渡和现代东亚人类的起源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此外,周口店还保留着中国北方中更新世的标准剖面,对第四纪地层和环境的对比和研究极其重要。

周口店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发源地,至今仍是这些学科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处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研究基地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直立人和智人的演化与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口店—峙峪系是中国北方小石器打制技术的代表。1987年12月,周口店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北京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镇,遗址主体为距今3000余年的西周燕文化遗存。遗址核心区现存西周时期夯土城墙、城内居址和城外墓葬,城内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遗存、手工业遗存。城外墓葬区已发掘墓葬300余座,其中不乏高等级贵族墓葬。

城墙基址

52号墓发掘现场

遗址出土有青铜器、刻字甲骨、玉器、漆器、原始瓷器等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伯矩鬲、堇鼎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为北京悠久历史的重要符号。青铜器克盉、克罍中“命克侯于燕”等铭文首次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分封制的记载。大量陶器反映出本地土著、姬姓周人和殷遗民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

伯矩鬲

1962年,黄土坡村的村民在自家打井时发现了两件青铜器,琉璃河遗址得到了考古学界的重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首次对琉璃河遗址进行科学调查和试掘。

1972-1978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房山县文教局等单位对琉璃河遗址的城墙和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

981-198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黄土坡村的墓葬区,发掘墓葬200余座。

1995-199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发掘了城内居址区。

城墙发掘现场(1996)

201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再次对城内居址区进行了发掘。

琉璃河遗址是国内少见的西周城址,遗迹类型丰富、遗物内涵复杂,不仅是北京三千余年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北京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1974年6月基建施工时发现,1974年8月至1975年6月进行了考古发掘。由西汉时期的两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组成,编号分别是一号墓、二号墓,属于诸侯王级别的高等级墓葬,被认定为广阳顷王刘建及其夫人的墓葬。

一号汉墓平面呈“中”字形,墓口南北长26.8、东西宽21.2米;墓底南北长23.2、东西宽18米,深4.7米。该墓主要由墓道、便道和墓室组成,其中墓室又可分为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内回廊和后室等。

一号汉墓墓室全景

大葆台汉墓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的西汉时期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也是北京地区首次考古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及其夫人的同坟异穴合葬墓,是北京地区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大葆台汉墓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考古发掘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相当最好的汉代诸侯王及其夫人墓,也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诸侯王级别的墓葬。

大葆台汉墓首次通过考古发现证实了史料典籍中所记“黄肠题凑”,对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汉墓中出土的车马,对了解与研究我国陪葬或殉葬车马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出土的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件铁器中上有“渔”字,当为汉代渔阳郡铁官作坊产品,这是该郡产品第一次出土,为研究西汉燕国冶铁史提供了珍贵实物。铁箭铤、铁笄、铁扒钉、铁环首等,是用生铁固态脱炭成钢的。这种用生铁固态淬火脱炭成钢新工艺的发现,是大葆台汉墓铁器出土的重要意义之一。题凑中发现的竹简一枚,是北京地区汉代考古中出土的惟一一枚竹简,其上的文字记载对于研究汉代基层社会、聚落形态具有重要价值。

鎏金铜铺首

六博棋子(白虎侧面)

1983年12月1日,在一号汉墓原址上建成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北京市第一处也是唯一一处对外开放展示的汉墓博物馆。

四、北京明定陵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的陵墓,位于北京十三陵区中部偏西大峪山下,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定陵宝城平面略作圆形,城墙内径216米,城中用黄土填实,中部宝顶以白灰掺黄土夯筑而成。玄宫(地下宫殿)建造在宝城的宝顶之下。玄宫入口从前往后,分别建砖隧道和石隧道,隧道末端是金刚墙,墙面设进入玄宫的通道。金刚墙顶部出檐,檐饰黄琉璃瓦。

定陵玄宫共有五殿,中轴线上为前、中、后三殿,中室横轴线上有左、右配殿。玄宫连同甬道前后总长87.34米,左右横跨47.28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前殿外的券洞上有门楼,门楼出檐,檐、枋、脊、吻兽用汉白玉雕成,十分精美。券洞内设两扇汉白玉石门,每扇门面上有纵横各九排共81枚乳状门钉。玄宫中殿西端设石神座三座,中为万历皇帝神座,左、右神座分属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各神座前均有黄琉璃五供,五供前置长明灯。后殿是玄宫中的主殿,为放置帝、后棺椁之处。中部偏西处设宝床,床上放棺椁三具,中为万历帝,左、右分为孝端皇后王氏和孝靖皇后王氏。

从定陵玄宫的发掘情况来看,玄宫与皇帝生前所居的皇宫内廷建筑布局较为吻合,其前、中、后三殿与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建筑相对应,左右配殿相当于对称布置在交泰殿东西两侧的东六宫与西六宫。

万历皇帝和两皇后各用木质朱漆棺、椁各一重,三椁椁盖上放有木制小型仪仗用明器、小袋稻谷等,仪仗有矛、戟、钺、立瓜、卧瓜、剑、朝天镫等。

定陵出土文物达2654件套(4998件),有不少种类的文物系首次出土。其种类多样,既有帝后生前的生活日用品,也有专为陪葬而制作的丧葬用品。这些文物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反映了万历帝后的宫廷生活,同时也代表了明代中后期精湛的工艺水平,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礼制、工艺等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明代陵寝制度和工艺美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翼善冠

六龙三凤冠

定陵的发掘,学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61年,国务院公布十三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