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聚”中英:摒弃误解 拥抱理解 | 世界同心圆05

发布时间: 2021-07-22 15:5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前言

偏见可能源于误解,误解一定源于不了解。

当下的国际舆论场上,如何理解中国,是全世界讨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中西方都需要平等、冷静、客观的对话,基于互相尊重和彼此了解。

一些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源于何处?有什么办法可以消解?对话的窗口在哪里?了解的路径有哪些?

这期节目,江西省副省长、抚州市委书记张鸿星与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英国斯特拉福德区前议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凯特尔三位嘉宾,不同视角为解答这些问题打开不同的窗。


“关于中国你知道什么?”

“每当我听到西方有人说,中国人很坏、很讨厌,我总想当面问问他们,关于中国你知道什么?你去过中国几次?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聊过几次?中国的历史你读过多少?你了解过中国的文学吗?——你会发现他们的答案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说。

原本,艾伦·麦克法兰对中国同样知之甚少,直到他1996年踏上中国的土地。当时他看到的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当我们2002年再次来访,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我很难跟我的西方朋友们解释,但这确实是我在这个星球上所见证的最大的变化。”艾伦·麦克法兰认为,以前的中国就像19世纪的英国,而现在行走在中国就像是走进了未来。

然而,多数西方人对现在的中国依旧只存留着简陋的、老旧的、片面的、亦或是浅薄的认知。这些人可能是普通民众,也可能位居政治、经济、教育系统的高层,甚至是统治者。


“陈旧的观念和误解不会一夜之间消失”

“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确实看不起中国。”作为社会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对世界历史进程有着深入研究。他认为,大约200年前,中国还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文明,西方世界对中国印象深刻、钦佩不已。而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军事力量的提高,西方国家开始与中国发生冲突。以英国为例,两次鸦片战争,让中英激烈对抗,制造了大量的愤怒、误解。从那以后,中国经历了长达100多年的战火、饥荒。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越来越落后。“这是当前形势(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或傲慢)的历史背景,这种陈旧的观念和误解不会一夜之间消失。” 艾伦·麦克法兰说。

除了历史原因,误解还产生于差异。“中国跟我的国家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西方世界强调个体,我们的思想是以个人为基础的。而中国完全相反,中国人的思想是以群体为基础,强调家庭、集体,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看到这种差异。”

在艾伦·麦克法兰看来,西方世界还比较注重竞争,在社会体系内部,总是有人反对别人,而反映在国家之间,就表现为战争。事实上,西方国家之间几乎一直存在战争。“因此形成了好斗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也因此,一些西方人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复兴的文明时,是从对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一些西方人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接受)的,艾伦·麦克法兰说:“真正让西方世界震惊的是,这种不以我们的理念(西方主导的政治理念)为基础的中国政治体制能够如此成功。我并不质疑西方的民主制度,但问题在于这种制度是否适合所有国家(比如中国)。”

艾伦·麦克法兰认为,每一种不同的文明,都会产生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这与西方政治体制完全不同,但确实适合中国的发展。

一些有偏见的西方政治家想“以完全的无知和偏见驱逐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当然是可怕的。”艾伦·麦克法兰认为,现在是时候去开始修复长期以来因为误解所造成的伤害了,无论东西方的人,都应该去感激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中国有许多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我们也有许多中国没有的东西。”


“中国和西方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世界文明课程”

艾伦·麦克法兰曾说:“当一个文明开始时,你会发现它就像一粒种子,慢慢长成一棵大树,如果你想了解现在的中国之树,或者现在的英国之树,就应该去追溯该文明的种子。”

他认为,理解彼此的焦点问题就是教育。中国学校和西方学校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世界文明课程,而不仅仅是学习自己本国的传统,还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哲学等,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之处与差异。他们可以在学校之间结对,这样就可以开始了解对方。

2016年,中国江西省抚州市与英国斯特拉福德区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戏剧对话。作为两座城市相向而行的见证者,艾伦·麦克法兰说,通过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将两座城市联结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带来了友谊和理解,而非对抗。

据英国斯特拉福德区前议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凯特尔介绍,莎士比亚的母校——爱德华六世国王学校已经开始教授汉语课程,很多学生主动开始汉语学习。

正如江西省副省长、抚州市委书记张鸿星所说:“文化就像一条连绵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有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的影响力是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时空的。”

(记者 张宁锐 江虹霖)

推荐阅读:

      戏“聚”中英 我在牡丹亭等你丨世界同心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