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芭莘那:与时间赛跑 让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文化留根

发布时间:2019-10-12 11:20: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培刚 江虹霖 张正朋 向柳南 郑山山

【编者按】青歌赛的舞台上,她把一首首普米族的歌谣唱给全国人民听,使普米族走进大众视野;连续7年全国两会,她奔走呼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时间赛跑,让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文化留根。茸芭莘那,这位来自普米族的全国政协委员用一件件提案践行委员履职承诺,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代言。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唱家茸芭莘那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呼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民族文化——普米族的“精神密码”

在2006年的第15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茸芭莘那所演唱的《怒江大小调》体现了怒江少数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这首歌让更多观众了解到在我国西南地区生活着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普米族。

“获奖以后,我选择留在北京发展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原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很多人因为我唱了家乡的歌曲,认识了我,认识了普米族。当时我外公还在世,他是云南省级普米族文化非遗传人,掌握很多普米族文化。”茸芭莘那说。

普米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汉代就有了相关文献记载,目前在全国总人口仅4万多人,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指人口总数少于30万的民族)之一。

“在北京生活,我认识了一些老师,跟他们沟通交流过程中,我才发现我们普米族的文化是会出现断代和消亡的,当时外公已经90多岁了,我在思考我必须做点什么,把我外公所知道的普米族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这是我萌生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在思考做这个事的过程中,外公突然离世了,这对我来说是此生非常大的遗憾,我没有留下外公任何声音的资料,没有留下图片资料,没有留下视频资料,他就这样走了。”茸芭莘那回忆起那段过往,心中留有遗憾。

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唱家茸芭莘那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 摄

为人口较少民族代言,“我”存在的价值

2013年,茸芭莘那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从那时起,要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做点什么就成了她履职的第一想法。

“在我委员履职的过程中跟其他少数民族委员交流,发现不仅仅是普米族存在文化保护传承中出现断代和消亡,其他兄弟民族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茸芭莘那对此感到担忧:“少数民族一个老人的离去,等于是一个民族文化博物馆的消失,普米族全国4万多人口,其他少数民族还有不足几千人的,像他们高龄传承人数都数得过来,就那么几位民族老人还能掌握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老人去世了,就意味着他们民族的文化也消亡了。”

茸芭莘那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后,她每年都会在全国政协的会议上提出少数民族的文化抢救和保护的提案,比如《关于加大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力度的提案》《关于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的提案》《关于加强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关于加大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开展口头传统典藏工作的提案》等。茸芭莘那所提交的提案曾有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联名与她一起联名呼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2018年8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启动《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以下简称《典藏计划》),茸芭莘那作为《典藏计划》的联合发起人和民族咨询委员会专家组召集人,全程全力参与了此项工作。

国家图书馆《典藏计划》项目负责人韩尉介绍,《典藏计划》从最初的策划,到调研和实施,茸芭莘那作为项目的民族咨询委员会的召集人提供很多支持。“茸芭莘那对普米族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最打动我们。”韩尉表示,从2014年开始,茸芭莘那每年都在两会上呼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每一年都会从新的角度提出提案,使国家不断的关注,“相关的部门也会通过茸芭莘那委员的提案了解到人口较少民族相关的现状和发展,没有她的坚持和推动,可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抢救和记录,不会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从国家层面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文旅部也在做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茸芭莘那建议:“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有些我们可以优先保护或者优先抢救,有很多传统文化已经经受不了时间的等待,比如说少数民族高龄传承人的离去,那将是不可恢复的文化消亡,我建议能不能出台一些政策,优先保护这种经受不了时间等待的传统文化。哪些民族的文化是最濒危的,我们就优先抢救,先把它保护起来。”

中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最大认同

2016年3月12日,茸芭莘那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最大认同》的大会发言。短短6分钟的发言,茸芭莘那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家乡变化,道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很多政协委员为茸芭莘那点赞:“你是一个有温度的委员!”

“我们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56个兄弟民族在这么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当中,是我们56个兄弟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茸芭莘那说。

“这些年党和国家如此关心少数民族,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党的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尊重了差异,包容了多样,让我们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繁荣发展进步。”茸芭莘那表示,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希望每一个民族能够增强国家认同感,守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用最大的努力画出更大的同心圆,一起携手努力,为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 江虹霖 张正朋 实习记者 向柳南 郑山山) 




中国网·中国政协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栏目监制:张宁锐 栏目执行:中国网政协频道全体 美术设计:司诚 制作:马岳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zhangnr@china.org.cn 电话:010-88824983 传真:010-8882498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