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贴着漂亮的瓷砖、装上抽水马桶,想不到俺们农村的厕所也会跟城里的卫生间一样干净。”近日,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后店口村黑廷政委员高兴地对记者说。
青岛胶州市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山东省下达的、需要3年时间完成的12万座农村改厕卫生改造工作。在委托第三方的考核验收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9.94%。“厕所革命”的成果与胶州市政协的积极助推密不可分。
胶州市政协主席杨波在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提出,乡村建设,不仅要关注村风村景,更要关注群众最实际的厕所问题,小厕所关联着大民生,更关系着乡村文明建设。李金文等委员也提交提案,针对农村厕所脏、乱、差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等建议,得到了胶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认真采纳吸收,层层落实。在厕所改造时,委员们亲身参与,为群众出计出力。黑廷政委员和施工人员一道挨家挨户挖土、埋坑,不到两个月,全村200余户村民就完成了厕所改造。
农村厕所改造的胶州模式得到肯定和推广。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对胶州市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梳理调研成果形成了《厕所革命——中国农村改革的胶州模式研究》一书。青岛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政法研究所所长张维克为此书作序指出,净浊之间显高下,茅厕雪隐大不同,厕所虽小,但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推进“厕所革命”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家家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文明新风尚在乡村小院得到传诵。环境变好了,加上乡村发展的科学规划,带动特色产业创业就业,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扎实的基础。”胶州市政协委员、胶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宋振华介绍,胶州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率先在大沽河沿岸村庄实施了“农村改厕、管网施工、设施修缮”三大提升工程,率先在全省完成“70%以上的村庄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庄”的目标。
农村改厕的数量和质量解决了,后续的服务更要跟得上。为此,胶州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等建议。该项建议得到了胶州市相关部门采纳,胶州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改厕工作验收,全面检验改厕完成数量和质量,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
在参加了青岛市政协组织的四区部分“厕所革命”情况的调研后,姜楠、陈小松、陈小艳等委员在今年市政协全会上提交了联名提案,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市区公厕改进等公共服务提升,为群众创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委员们建议,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在各大旅游景点、主要繁华干道两侧、街心公园、大型居民社区周边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功能设置齐全的大型“琴岛小栈”。让“琴岛小栈”突破厕所形象,成为体现便民、服务、休闲特性的文明窗口,为市民提供生理“方便”和生活“方便”的“一站式服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