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区:古韵流芳 魅力新城

发布时间: 2019-04-16 11:43 | 来源: 天津日报 | 作者: 宋德松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2017年全运会期间,吉祥物津娃亮相天津站前广场

  梁启超故居

  音乐广场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的发祥地、天津近代金融和工业的摇篮、洋务运动和“北洋新政”的发源地,素有“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之称;生态资源独特,海河、北运河、新开河、子牙河、北运河、北塘河六河环绕;交通通达优越,有天津站、天津北站两座火车站,4条地铁线路18个站点建设运营。近年来,河北区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品质实力之城、创新活力之城、文化魅力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平安幸福之城。

“桥头堡”

河北区以意风区为核心,延展打造1.55平方公里大意风区,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桥头堡”和全市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新引擎”

软环境

依托“服务+规划”,制定《河北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依托“服务+政策”,出台普惠性楼宇扶持政策;依托“服务+机制”,为每一个重点楼宇匹配专员

绿色发展

坚持每年投入3亿元以上用于改善环境,新建、提升公园13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接近40%,绿地率25%

扶贫助困

设立2000万元扶贫助困专项资金,以“四助一改变”的形式开展特色帮扶工作。2017、2018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89亿元

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桥头堡”

栽下金梧桐,引来金凤凰。意式风情区是亚洲最大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落,是天津市的会客厅,也是河北区的聚宝盆。这里有百余座小洋楼,是不可多得的产业载体资源。河北区以意风区为核心,延展打造1.55平方公里大意风区,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桥头堡”和全市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新引擎”。大意风区聚集了茂业大厦、旺海国际大厦等高端楼宇10座,总商务面积35.2万平方米,洋楼载体118个,建筑面积22.06万平方米,承接空间优势明显。徜徉在独特风情的意式小洋楼,置身于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拥抱海河的优美景色,企业的品位独具一格。

不单单是硬环境在全市独一无二,河北区还通过“服务+”提升楼宇经济软环境。依托“服务+规划”,制定《河北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赋予每个重点商务楼宇特色产业定位,构建整体楼宇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服务+政策”,出台普惠性楼宇扶持政策,从鼓励实地注册、促进产业聚集等方面升级加力,打造政策洼地,发展“小洋楼”总部经济。依托“服务+科技”,开发运行楼宇APP,利用VR技术,实现动动手指就能让客商更加直观便捷了解全貌。依托“服务+机制”,为每一个重点楼宇匹配专员,解决企业需求、政策宣传、问题协调、招商助推等难题,让最后500米的曲径变坦途。

河北区依托大意风区协同发展引领区、张兴庄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河—新开河黄金发展带、中山路—中山北路聚集带为主的“两区两河一路”高端楼宇发展载体和资源,现已入驻世界500强区域公司20家、中国500强区域公司24家、金融500强区域公司10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38家、央企区域总部11家、独角兽企业区域总部6家,总计入驻企业7251家,注册资金478.8亿元,实现税收16.52亿元。

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科技+产业+资本”的发展模式,围绕智能电网、工程勘察、现代物流、新能源等领域,做大做强产业链,中国铁设、国电天津、中远散货、丰巢科技、沁新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建立持续创新机制,引导各类资源、政策和服务投向企业,全区现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6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46家、科技小巨人4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12家科技企业完成股改、8家科技企业实现上市,专利申请1790件,专利授权1052件。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提升。2017年以来,河北区高度关注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改善,着力打造世界标准、国内一流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一制三化”审批改革,编制事项标准化规程,在全市率先实现新设立企业24小时办结,全面启动“承诺制”审批办理、24小时预约服务、无人审批超市,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全面压减证明类材料50.1%,对实名登记新开业纳税人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1天,“政务一网通”平台建设实现区级单位物理连同和工作连接。

全区印发政企连心手册、设立企业家俱乐部、公布各级领导干部电话、建立微信群和公众号。区级领导带头落实“五包四促”“三联三送”“双万双服”和基层大走访等工作机制,深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帮发展、出对策。

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连续举办五届以创意设计为主题的“天津国际设计周”,累计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的20万人参观、3000余件展品参展,持续助力天津申报联合国“设计之都”。连续四年开展“创客快跑”创业集训营活动,仅2018年就入围市级比赛10项,入围全国比赛3项。连续三年承办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与设计大赛分赛,征集作品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1700余项,授权率达到65%以上。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6家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4家备案为国家级。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来到了河北区梁启超纪念馆。总书记的到来,让全区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和温暖,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为河北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政治动力、工作动力和精神动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要求,正确把握保护、治理、开发三者关系,大力繁荣大运河文化带河北区段,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加快推进市非遗馆和区文化馆新馆建设,加强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河道水系管护,着力打造北运河文化特色景观带。

在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上体现传承和发展。将文物保护作为基础性工作,公布不可移动文物109处,划定32处区保文物保护范围,加强日常巡查、修缮,确保文物安全。开展好“百年觉悟社”纪念活动,积极推进城市历史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文化基因。加大文化资源宣传力度,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广泛推介,做响“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近代看河北”的品牌,展现河北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增强更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河之北,一座绿色发展之城正在拔地而起。这里32座公园星罗棋布,群众步行十分钟便可融入其中。河北区提升新建公园,既彰显精致典雅文化内涵,又呼应群众百姓休闲需求。细细数来,有宁静致远的百年皇家园林北宁公园,有展现大运河文化特色的北运河公园,有凸显民国特色的曹家花园,有古为皇盐场的盐坨公园,有孙中山发表革命演说的中山公园,有婉约精致江南特色的南普公园等等。置身其中,主题突出,景致多样,天然氧吧,让人流连忘返。

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早已深入人心、融于自觉。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年投入3亿元以上用于改善环境,新建、提升公园13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接近40%,绿地率25%;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8年PM2.5浓度全市最低,空气质量改善率为全市前列。人在绿中走、车在绿中行、城在绿中靓的效果不断显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百姓和谐宜居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以造福人民群众为最大政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绝不允许在高楼大厦背后还有棚户区。河北区委、区政府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启动三十五中片、二十四段、新大路、昆纬路、东六经路、东欣里、工程里等片区的征收工作,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已完成26万平方米,占总任务的86.7%,签约比例95.2%。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格外关注困难群体,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立2000万元扶贫助困专项资金,以“四助一改变”的形式开展特色帮扶工作。作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区,压实试点责任,实现低保“受理、审核、审批”有效分离,缩短流程时限,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减为17个工作日,大大方便困难群众。2017、2018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89亿元。

坚持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改善民生工作的基础。不断优化教育和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新的幼儿园、学校、医院、体育设施、文化场馆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就近入园、就近入学、就近就医、就近文娱。扎实开展创文创卫创城,高标准打造南口路、宜景等标准化菜市场,对违法建设、市容“十乱”动真碰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城区文明程度、城区环境面貌、社会风气整体提升。(宋德松)

网站无障碍